第9部分(第3/4 頁)
《華陽國志》中的“都”或“治”,雖說都是西周以後的事,但這些地方能夠發展成巴國的中心,顯然絕非朝夕之功,而是經過千百年的積澱。從這個核心區域不斷向外輻射的龐大的聯盟,對內製定統一的規則和標準,維護著各部族的利益;對外則形成強大的軍事同盟,號令所至,群山響應,稱作“巴方”。
歷史學家給出了一個新名詞:“方”,或“方國”。“國”字最初的含義,更像“城市”。《孟子》中說:“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和現在一個小縣的面積差不多。而“方”的含義,則相對寬泛一些:核心為國、發散為方,夏商時期的方國,很多都是基於共同血親或共同利益的聯盟。如果在平原地區,這樣的聯盟能迅速凝聚成國家的雛形,但山地的聯盟限於自然條件,不容易迅速融合,則更傾向於形成維護共同利益的軍事同盟,它的邊界十分模糊,疆域常常變化,內部結構也不太緊密,更像是一種勢力範圍。他們相互間訂立攻守同盟,進退呼應,有點象現在的北約。
在巴方內部,除了處在核心區域的巴國以處,又因為歷史、地域和經濟方式等原因,形成一些相對獨立的小方國、小集團,如三峽腹地的巫咸國、巫毆��約鞍投�遠�幕⒎降取K�怯械腦阝蘧�柯淶嚼粗�熬鴕汛嬖冢�械腦蚴竊詘頭攪�巳妨⒑蟛怕��緯傘U廡┐笮〔灰壞睦�婕�嘔肺澇詘凸�芪В�晌�頭降耐獠科琳希�⒊械W虐脫蔚腦訟�臀鎰實慕換弧�
從史料記載來看,散佈於三峽地區的巫溪寶源山、彭水鬱山鎮、奉節白鹽磧、雲陽雲安鎮、開縣溫湯井、*長灘井、忠縣 井和塗井、湖北建始和長陽,自古以來都有食鹽輸出!僅在巫溪大寧河流域,歷史上有記載的年產量最高達萬噸以上,平均也在六七千噸左右,鼎盛時期從事鹽的生產、營銷和運輸的竟然多達十萬人。
“(寶源山)舊名寶山,氣象盤蔚。大寧諸山,此獨雄峻。上有牡丹、芍藥、蘭蕙,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鹹泉也。”(《大明一統志&;#8226;大寧山川》)
考古證實,這裡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初步建成了專業化的鹽業基地。考古學家在忠縣瓦渣地遺址,發現用以製鹽的陶器殘片堆積層竟厚達十多米,令人驚歎。而在忠縣哨棚嘴、瓦渣地、中壩、鄧家沱、李園,雲陽明月壩、三壩溪,奉節老油坊,巫山雙堰塘、藍家寨,長陽香爐石等遺址,也出土了以尖底杯和圜底罐代表的大量器物群。尖底杯和圜底罐是巴人早期的製鹽器具,已成為鹽業考古專家的共識。
香爐石遺址是清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人遺存”。在香爐石遺址出土的商末至西周的2400餘件陶器中,圜底釜和尖底杯就多達2100多件,佔總量的88%左右。此外,香爐石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魚骨和陶網墜,印證了《世本》中“魚鹽所出”的記載。
香爐石遺址離長陽漁峽口鹽池溫泉不遠,是廩君化作*昇天的地方,也是“虎方”的精魂所在。虎方,不僅是廩君西行的起點,也是巴國東部的屏障和壁壘,它扼守著繁忙的長江航線和清江水道,千百年來的無數輕舟和點點白帆,運載著上游巴方引以為傲的食鹽從這裡東出峽江。《周禮》中有“鹽虎形”一說,蓋與食鹽產地的虎文化淵源有關。
三峽一帶的鹽產地因為習慣於遊走江湖的巴民族的介入,使食鹽生產最終走向商業化道路,開始了一段空前繁榮的時期,並在夏商時期初步建立了地跨川、渝、湘、鄂、黔、陝六省市的龐大的食鹽運銷網路,東至江漢、西迄川蜀、北接涇渭、南抵湘黔的鹽道上,四方鹽商穿梭不息。到商代中期以後,隨著手工工藝逐漸成熟,食鹽產量規模空前,開始沿著長江和清江兩條通道向外大規模輸出,並逐步佔據了長江下游的物貿優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