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獨一無二的味道(第4/5 頁)
書。
你可以在雞肉的鮮美中,感受到農民的辛勤勞動。
還可以在海參的口感中,感受到海洋的浩渺。
更是可以在乾貝的香味中,感受到大海的深邃。
每一種味道都帶你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讓你體驗到不同的生活。
布袋雞的烹飪過程也是一種藝術,從選材到烹飪,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每一步都需要耐心等待。
這種精緻的烹飪方式,不僅體現了國人對美食的尊重,也體現了國人對生活的態度。
在我們的文化中,烹飪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一種生活的方式。
總的來說,布袋雞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更是一種生活的象徵,一種文化的傳承。
每一口布袋雞,都是對歷史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對美食的追求。
林非凡在做實驗,因為他想要販賣、傳承一下文化,而不是單純的美食。
而魯菜有著悠久的歷史,他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
這樣也可以傳承文明,讓更多的人瞭解華夏的美食文化,感受一下華夏的歷史魅力。
當然,這只是一個試探,一個實驗。
而真正做起來,還是需要從殺雞開始。
製作布袋雞時,需要將一隻一斤半的雛雞宰殺。
接著用熱水燙過,水溫由60c逐漸加到80c。
之後是退毛、拔淨毛根、洗淨。
接著才是重點,因為需要整雞脫骨。
要想做好,需要從雞頸刀口處,推至頭下割頸骨,這裡的皮不要割斷。
用刀自頸部往下,剔至尾尖和兩條小腿、兩翅上節骨。
剔去骨頭,連頭帶皮翻剝下來。
切去肛門大腸,摘去內臟。
將雞皮翻過,成原雞形,切去翅梢、嘴尖、爪尖。
做好這一步,才需要進行接下來的製作。
這時將瘦豬肉洗淨,水發口蘑,玉蘭片、乾貝、海參和蛋糕切成一分半見方的丁,並用沸水焯過。
炒勺內放入花生油,中火燒至四成熟時,放蔥末、薑末、肉丁、煸炒後。
再放入玉蘭片、口蘑、海參、乾貝、海米、醬油、精鹽、紹酒,煸炒後盛入碗內;
再從雞頸刀口處裝入雞肚內,即成“布袋雞”。
用二寸長的竹針,將雞頸刀口縫住。
將花生油倒入勺內,旺火燒至七成熟時,將“布袋雞”用蜜水刷過放入油內炸。
待皮面呈淡紅色時,用小鏟翻轉撥動炸二分鐘撈出,盛入大碗內(腹朝下)。
加入配製好的清湯、醬油、紹酒,精鹽、蔥段、薑片入籠蒸熱取出,將雞放入盤內(腹朝上)。
將蒸雞的原湯盛入炒勺內,再放入醬油、清湯、雞蛋花、馬蹄、溼澱粉勾芡。
沸後撇去浮沫,再加入蔥油、味精調勻,澆在雞上即成。
這時雞肉呈淡紅色,軟嫩而細膩,清香撲鼻。
做這道菜,還算順利,而有了這麼一道魯菜中的經典打底,這讓林非凡對於其他魯菜有了足夠的信心。
“再做一道芙蓉雞片。”
相比布袋雞,芙蓉雞片反而更有名。
這道芙蓉雞片也是一道魯菜名菜,而它在成名後,淮揚菜、川菜等菜系都有該菜品。
通常都是以雞脯肉、雞蛋等食材製作而成。
成菜後,肉片色澤潔白,軟嫩滑香,形如芙蓉。
這道菜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相傳芙蓉雞片曾是京城八大樓之首,東興樓的拿手菜之一。
民國散文家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曾專為東興樓的芙蓉雞片寫過一篇文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