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夜照亮了夜(先別訂閱,要大修(第1/5 頁)
第118章 夜照亮了夜(先別訂閱,要大修此章)
當韋應宏定下本次議事的調子後,手下的幹吏就有了大方向。既然知府大人決定徵召農夫整治保障湖,加固二河河堤。
“大人,那明年我們還要從州府裡徵召徭役嗎?”有人提問。
韋應宏搖搖頭,果斷拒絕道:“賑災所耗已經勞民傷財,還是發下公文轉告府內各縣,明年讓百姓修養生息,安心在家耕種,別誤了秋收。”
“另,讓他們整理縣內情況,做好明年防澇的準備。縣內若有困難之處,不許隱瞞,速速稟告。”
一名官員低頭奮筆疾書,將知府大人的話全部記下,回頭通知各處縣令就是他的工作。
“大人英明。”有人起身誇讚,這到是不是虛話。
如果城外的壯丁,能頂替下揚州百姓的徭役,那麼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城內的百姓,指定會交口稱讚此事,府衙的名聲也能往上抬一個臺階。
韋應宏伸手示意這名官員坐下,又對其他人繼續說道:“繼續說說其他流民的事情。”
“還說?”有人低下頭,看向傳閱到手中的名單。拋開四萬多的壯勞力,幾千名老無所依的孤寡婦孺外。剩下的名單,尚有四萬不到的婦女孩童。
可這些人不都是民夫的家人嗎?咱們揚州城裡,也找不到什麼活能讓她們乾的啊?
有官吏悄聲詢問:“大人,你的意思是?”
“不能放著她們不管。”韋應宏臉上浮現堅定之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要不給她們賑貸?”
這是從春秋時期就流傳下來的辦法,將糧食、種子、牲畜、農具等借貸給需要的災民,從而維持災民生計,使之恢復農業生產。
有人當場反對,“這不是玩鬧嘛,他們家的男丁都出來當民夫了,你讓女人怎麼種地?我們上那籌備這麼多牛。再說,上那找那麼多田出來。”
“既然幹不了活,不如給民夫們多增加些工錢?也讓他們能夠安下心來生活?”
這話才說到一半,管著庫銀的官員就起身反駁,“你有沒有算過四萬多人,加一點是多少錢?這些年,府庫裡是有些積蓄,可要這樣花下去,我們得養到什麼時候?想都別想。”
眼看場內陷入爭執,韋應宏看了林如海、黃維中一眼。後兩人默契的點點頭,都覺得是時候拿出那本冊子。
“大家且等等,先看看這本冊子。”韋應宏輕咳幾下,話音剛落,屏風後的師爺就端著一堆冊子出來,大家一見知府看上去早有準備,趕忙拿過冊子。
見下屬們都在認真翻閱,韋應宏索性端起茶小酌。
林如海的目光卻稍作停頓,越過身旁的同僚看向大門,灑在屋內的陽光中,好像正有陳恆站在哪裡自信昂揚,口若懸河。
應該說陳恆的視角是相當超前的,他首先就站在時間長河的盡頭,從揚州沒落之後開始回溯,眼光總是要跟當下的人不一樣些。
當幾百年後,朱自清用一種略帶傷感的口味描述其自己的家鄉,“提起揚州這地名,許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
再聯絡到如今,揚州城裡百姓富庶安康的模樣。任誰也無法將兩者聯絡到一起,可要真的展開脈絡,一切又變得有跡可循。
揚州因鹽政而興盛,卻也過度依賴鹽政。用手遮住鹽政兩個字,當下世人對揚州剩下的印象好像就只剩下名妓、瘦馬之流。
從這就可以看出揚州所謂的繁華,潛藏在暗中的危險程度。可現在就宣揚這些,無疑於危言聳聽,陳恆並不想做他人眼中的怪人。
他將目光切換到這次的流民身上,男人們尚有去處,那女人們呢?
坐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