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步步來(8915)(第1/4 頁)
第117章 一步步來(8.915)
城外的戲臺已經唱了三天,說來也是真的奇怪。許多書院計程車子,看著神色日漸鬆弛的流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是為什麼啊?明明沒費多少力氣,不就來了個幾個說書、唱戲的,就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嗎?那我們之前給流民們,誦讀的聖賢書又是什麼?
有人將這個問題,轉告給陳恆。說不上是考驗,還是求教。
陳恆笑了笑,也沒藏私避諱,當著一幫同窗和其他書院人的面,說著自己的想法:“管子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此話確實不假。”
“可書裡的知識,我們還要拿出來用。”陳恆給一眾聽講的人,舉著例子,“光讓人吃幾口粥,蓋一床被子,還沒到談禮節、榮辱的時候。
我們這幾日做的事情,都是讓百姓們放下心來。人在緊張恐懼中,是聽不進道理的。”
“我們得把他們原來的生活還給他們。能聽書,能看戲。”陳恆的目光看向棚外的營地,那裡已經有許多自發趕來的賣貨郎,正在過來推車叫賣。
“讓他們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重新開始安居樂業。”
原先的粥鋪畢竟太小,陳恆要時常拉著人說事。陳淮津就跟辛素昭一起在粥鋪外,搭了一個棚子,供這些學生們聚集談事之用。
“可他們的銀子也不多吧?”見有人提了個很好的問題,陳恆笑著點頭。“這就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
這幾日他在學子間已經有些名聲,大家雖說不上多信服,可看到陳恆沉穩自信的模樣,心中多少還是期待著對方的方法。
“有什麼我們能做的?”
“要我們做什麼?”
二三人齊聲問道。
陳恆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當即朗聲道:“事有輕重緩急,我們現在先得去城裡‘化緣’。”
“化緣?”眾人聽的有些奇怪,他們都是揚州人,聽到此話不免有些頭疼。
“嗯。”陳恆沒去注意這些人的小表情,繼續道,“我們派個百來人,就去城裡的各個街坊口,打上旗號,請街坊鄰居施些不要的破衣、舊被。”
“這……會有人願意給嗎?”有人困惑,覺得此行有欠妥當。
“之前官府,不是跟城中大戶收過幾次嗎,為什麼還要做?”
“有。”陳恆非常自信且堅定的點頭,他比任何人都相信、也見識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著多麼質樸美好的品質。
只要有人告訴他們要怎麼做,只要有人帶起一個頭,立馬就是應者如雲。
“城中的大戶終究是少數,又怎麼能跟上百萬的揚州百姓比。只有讓他們使上力氣,這些災民才能過好這個冬天。”
見到大家似懂非懂的點頭,陳恆也不急,有些事做出來後,大家就都看明白了。
“薛蝌,錢大有。”陳恆點了兩個人出來,“你們各帶五十人,依照我剛剛說的,三人一組去各個街坊口設攤。一人記,兩人收,凡是捐錢者一律不要,只收舊衣舊物。”
薛蝌正要應下差事,又有人提問。
“學兄,為什麼不收錢?”
“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有個不容易。有錢的人捐了錢,其他過來的人,看到是捐還是不捐。”陳恆語重心長道,“凡事不可太過,要守著我們救災的本分。只收衣物,城裡的人也不會敵視城外的流民,才會心生憐憫。”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一個小小舉動,竟然還有這樣的深意。
言畢,薛蝌、錢大有領命而去,棚中的學子也散開各自繼續忙碌。
杜雲京抓著機會,跑到陳恆面前,“恆弟,你讓我整理的東西,已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