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叛逆期---“青春心理過渡期”(第1/2 頁)
360百科中對“叛逆期”的介紹,稱之為“青春心理過渡期”。
以下全部材料轉載自“360百科”。
叛逆期(rebellio sta)是青少年探索自我身份、追求獨立性以及與成年權威產生衝突的自然過程,通常在12歲到18歲之間。在這一時期,青少年常常反抗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規定,追求自主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興趣,與同齡人建立親密關係,情感波動較大,同時也可能冒險嘗試新的行為,以尋找自己的邊界和能力。這一時期可能引發家庭內外的挑戰,也是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理解、支援和適度引導。
主要表現
1、反抗規則和權威: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通常會有意識地違背家庭、學校或社會的規則和權威,以表達他們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2、挑戰價值觀和信仰: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開始質疑他們曾經接受的價值觀和信仰,尋找自己的身份和意義。這可能會導致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
3、社交圈子的改變: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會尋求與同齡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並與原來的朋友圈子有所不同。他們更傾向於追求與他們共享興趣和價值觀的人建立聯絡。
4、自我表達的改變: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嘗試新的服裝風格、髮型或個人形象,以表達他們正在發展的個人身份。
5、情緒波動和挑釁行為:由於荷爾蒙和大腦發育的變化,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會經歷情緒上的波動,表現出憤怒、挑釁、易怒或情緒不穩定的行為。
6、隱私和獨立性的要求: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會更加強調他們的隱私權和個人空間,並開始追求更多的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原因
1、生理和荷爾蒙的變化:青春期是身體發育和性成熟的時期,伴隨著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這些生理變化可能導致情緒波動、情緒不穩定以及衝動行為。
2、個人身份的探索:青春期是一個尋找自我身份和獨立性的時期。青少年開始思考自己是誰,他們希望有自己的意見、價值觀和興趣。這種身份探索會導致對傳統權威的挑戰。
3、社會壓力和期望:青春期面臨著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期望和壓力。這些壓力通常包括學業成績、社交關係、未來職業選擇等。對於一些青少年來說,叛逆行為可能是對這些期望和壓力的反應。
4、家庭關係的變化:青春期是家庭關係發生變化的時期。家庭成員的角色和權力動態可能發生改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可能受到挑戰。這種變化可能引發孩子對家庭規則和權威的反抗。
5、同伴影響: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加重視同伴關係,並受到同伴的影響。他們試圖適應同齡人的行為和價值觀,以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這可能導致他們與家庭的觀點和期望產生衝突。
6、外部環境的挑戰:一些青少年可能面臨來自社會環境的挑戰,比如貧困、暴力、歧視等。這些困境可能導致他們對社會秩序和權威的不信任,並表現出叛逆行為。[1]
應對方法
1、保持開放和尊重的溝通:與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是至關重要的。傾聽他們的想法、感受和意見,尊重他們的獨立性,並表達對他們的支援和關心。避免過度批評或指責,而是試圖理解他們的觀點。
2、建立明確的規則和界限:制定家規和界限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幫助和指導。確保規則公平、合理,並與他們一起討論制定規則的原因和意義。同時,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參與討論和制定規則的過程。
3、提供積極的引導和榜樣:家長可以以身作則,成為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