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抑鬱症的診斷與治療(第4/7 頁)
(3)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 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nassa)
如米氮平等。這類藥物透過阻斷突觸前α2 受體,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和 5-羥色胺的釋放,從而發揮抗抑鬱作用。nassa 類藥物具有療效較好、副作用相對較小等優點,適用於那些伴有失眠、焦慮等症狀的患者。
(4)三環類抗抑鬱藥(tca)
如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等。這類藥物透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 5-羥色胺的再攝取,發揮抗抑鬱作用。tca 類藥物療效較好,但副作用較大,目前已較少使用。
(5)四環類抗抑鬱藥
如馬普替林等。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 tca 類藥物相似,但副作用相對較小。目前四環類抗抑鬱藥的使用也較少。
2 藥物治療的作用機制
抗抑鬱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透過調節神經遞質的水平來發揮抗抑鬱作用。抑鬱症的發生與神經遞質的失衡有關,主要涉及 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抗抑鬱藥物透過抑制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增加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神經遞質受體的活性等方式,來提高神經遞質的水平,從而緩解抑鬱症狀。
3 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
(1)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
抗抑鬱藥物的使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藥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注意藥物的副作用
抗抑鬱藥物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噁心、嘔吐、頭暈、失眠、性功能障礙等。患者在使用藥物過程中,如果出現副作用,應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3)堅持規律服藥
抗抑鬱藥物的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患者不能因為症狀緩解就自行停藥。一般來說,抗抑鬱藥物的治療需要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患者需要堅持規律服藥,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4)避免藥物相互作用
抗抑鬱藥物可能會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療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風險。患者在使用抗抑鬱藥物的同時,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藥物,應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三)物理治療
1 電休克療法等物理治療手段介紹
物理治療是抑鬱症治療的一種輔助手段,主要包括電休克療法(ect)、重複經顱磁刺激(rts)、迷走神經刺激(vns)等。
電休克療法是一種透過電流刺激大腦來治療抑鬱症的方法。該方法適用於那些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自殺觀念和行為的患者。電休克療法的療效較好,但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記憶力減退、頭痛等。
重複經顱磁刺激是一種透過磁場刺激大腦來治療抑鬱症的方法。該方法適用於那些對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重複經顱磁刺激的副作用較小,但療效相對較弱。
迷走神經刺激是一種透過刺激迷走神經來治療抑鬱症的方法。該方法適用於那些對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迷走神經刺激的副作用較小,但療效相對較弱。
2 適用情況及效果
物理治療的適用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自殺觀念和行為的患者。
(2)對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3)不能耐受藥物副作用的患者。
物理治療的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一般來說,物理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抑鬱症狀,但不能完全治癒抑鬱症。物理治療通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