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處的情形及大家有一種學術自由的空氣。因為大家談天的結果,並且因為不甚滿意於《新青年》一部分的文章,當時大家便說:若是我們也來辦一個雜誌,一定可以和《新青年》抗衡,於是《新潮》雜誌便應運而產生了。《新潮》的英文名字為the。&rdo;(《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羅家倫口述,馬星野記錄,載臺灣《傳記文學》第54卷第5期,1978年5月出版。)
[5]魯迅《我觀北大》,《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6]蔡元培,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於浙江紹興府山陰縣。字鶴卿,號孑民。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7歲考取秀才,青年時期連續中舉人、取進士、點翰林、授編修。1898年,棄官從教,初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嵊縣剡山書院院長、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1902年,組織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創立愛國學社、愛國女學,均曾被推為總理。1904年組織光復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7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研讀哲學、心理學、美術史等,武昌起義後回國,1912年1月就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不久,因不滿袁世凱的專制而辭職,再赴德、法等國學習和考察。1915年與李石曾等在法國組織勤工儉學會,次年與吳玉章等發起組織華法教育會,提倡勤工儉學。1916年回國,次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1年,分別被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紐約大學授予文學、法學博士榮譽學位。1924、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入選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27年,除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中央特別委員會常務委員、國民政府常務委員、監察院長、代理司法部長等職外,倡議成立大學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行政機關,被任為大學院院長。1928年辭去各行政職務,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1932年,同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推為副主席。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名譽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