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浮雲無定任春風(第2/4 頁)
符縣移橋案。
這桑拱辰乃是陽攸的連襟,由他彈劾此事,便是陽攸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更為致命的是那繼外甥女也一口咬定有此事,雖然如今已經是真相大白,可慶康三年,正是皇后開始襄理政務的時候,因此陽攸還在地方轉運使任上,便又被貶謫遠方了,而其中除了桑拱辰,還有乾惟喬的侄子出手,此人正是乾景臻的庶長兄,而乾景臻不久也就成了惠國長公主的駙馬都尉,而此人還是營丘灝的門生,另有當時還是楊貴妃的族從子參與其中,此二人一個時任右正言、一個權知啟封府,如何不將此案辦的紮紮實實。
“可是那乾景?與楊永訓?”
“哦,這樁公案你也知曉?”
“家父曾以此案告誡我等,所謂君子與小人,不過是一念之間,這一念之中,許多人患得患失,不過是作繭自縛,清者未必能夠自清,濁者也是不甘於只濁自己一個人的,因此當惜身,若要惜身,當曉得莫要往那汙泥裡去,可若是非去不可,便把君子二字擱在心裡,卻把小人攥在手裡!”
“明道兄言簡意賅,果然是道德高士,精妙絕倫,果然鞭辟入裡!”
惟公捋了捋長鬚,也是感慨,
“可惜了那時候的陽攸,只是福禍相倚,遭此人生大劫數,如今陽從之可算是脫胎換骨了!”
“只是學生聽聞這乾景?與楊永訓下場可不怎麼好!”
“乾景?畢竟有乾氏門楣遮擋著,如今便在東甬為官,左右是離不得祖宗庇護,至於楊永訓不過是個輕佻倖進之人,也是某在啟封府任上整治了不少不法的皇親國戚,某甫一調任,便換了此人接替,無非是怕了某罷了!”
惟公言語中充滿著對此人的不屑,
“只是其仰仗的不過是一時倖進,又攀附起相公來,可惜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正是,學生聽聞,乃是因為彼時啟封府大獄中有等著秋後問斬的人犯自殺,這位受了牽連,更是被參劾以致於罷官閒住了,前幾年才起復入了太常!”
惟公眼神一凜,猶自一絲凜然道,
“橫幼璋可不是個好脾氣之人!”
宗淑聞言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宗世衡啊宗世衡,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為何這楊永節不待見橫瑋,卻對惟公小心謹慎,恭敬無以復加?!
那時節惟公雖然調離啟封府,卻也是一路高升,更何況啟封府都是惟公的故吏,若是橫幼璋有所求,拿捏一個楊永訓又有何難?只怕惟公還是手下留情,否則這楊永訓只怕再無翻身之日!
只怕楊貴妃也知曉什麼人惹得起,什麼人還是莫要招惹的好!
宗淑想到這裡急忙轉變話題,笑道,
“這也是陽先生作繭自縛,若非移橋案中橫生枝節,惟公您當依舊穩坐啟封府,他又何必遭此禍事!”
“小小年紀,倒是什麼故事都知曉,令尊的學問向來講究學以致用,看來不只是致用,還要用的恰到好處哩!”
雖然移橋案的結案還在陽攸被誣告案結案之後,但是移橋案卻是一樁纏綿日久的麻煩官司。說起來不過是一件中央與地方職權糾纏惹出的鬧劇,但是事態就是在無數人手裡傳來傳去而逐漸失控。
慶康三年四月,當時汴水水位漫漲,其餘支流也都水漲船高,於是祥符縣內鄰近開封縣的一座土橋便成了隱患,因為往來綱船,尤其是運送糧食的綱船便有可能撞上土橋而傾覆,當時巡查漕運的啟封府催綱官員便上報府裡知悉此事,那時權知啟封府事的便是承守真,以這位肅直大臣的性情即刻便派遣啟封府下屬的開封縣主簿、祥符縣知縣前往核查情況,據實勘查後認為情況屬實,應該移動土橋,若是到此為止,也不過是啟封府內一樁小事罷了。
然而這時候就有人跳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