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樂意怎樣命名就怎樣命名的美國人常常按照自己的希望的模子來造名。舉例而言,這個新國家將取個什麼名字呢?過去的答案並不是象現在這樣清楚明白的。在獨立戰爭時期,有些人,包括菲利普&iddot;佛裡諾,曾建議用&ldo;哥倫比亞&rdo;作為這個國家的名稱(表示紀念美洲大陸發現者哥倫布)。還有一些非常希奇古怪的建議(例如,有人建議把英語&ldo;freedo&rdo;這個字縮寫後再加上一個拉丁字尾,組成&ldo;freedonia&rdo;或&ldo;fredonia&rdo;作為國名)。同法國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使用的是&ldo;北美合眾國&rdo;。在《獨立宣言》的最後正式謄本中使用的是&ldo;美刊堅合眾十三州&rdo;,這個國名更帶有暫定的意味。但是美國聯邦憲法序言中使用的&ldo;美利堅合眾國&rdo;至少表達了三層期望:一是希望這個新國家能夠聯合一致;二是表明國家的組成部分的確是州;三是表明他們多少可以把自己看作整個美洲。獨立之後不久,這個名稱的不利之處很快就顯露出來。最為明顯的就是這個國名沒有提供一個確切的形容詞。因此,這個新國家的公民,不顧新世界其它國家的忿蔥,把美洲大陸這個形容詞壟斷起來了,認為只有合眾國公民才可以冠以&ldo;美洲&rdo;這個形容詞。
為新社群選定的數目驚人的名稱都預示一種美好的前景、財富、文化和光榮。有些名稱的創造者十分粗魯坦率。例如。堪薩斯的創業者乾脆稱他們自己的城鎮(很快就被淘汰掉了)為&ldo;財富之城&rdo;;蒙大拿的創業者則把他們自己的城鎮稱為&ldo;天堂&rdo;。但大多數人,為了表達自己的願望,往往借用舊世界一些聞名於世的名稱。例如&ldo;牛津&rdo;(oxford)便是常常被借用的一個名稱;牛津被用來稱呼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一八○九年)的所在地和密西西比大學(一八四八年)的所在地。&ldo;劍橋&rdo;(cabrid)作為南北戰爭前建立的一些城鎮的名稱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這些城鎮分佈在伊利諾州、馬裡蘭州、麻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內布拉斯加州、紐約州和俄亥俄州。自覺地追求榮譽還表現在許多新建的學術中心都崇尚以&ldo;雅典&rdo;作為自己的名稱,其中包括阿拉巴馬州(雅典學院,一八四二年)、喬治亞州(喬治亞大學,一七八五年註冊,一八○一年成立)、俄亥俄州(俄亥俄大學,一八○四年)和西維吉尼亞州。康科德學院,一八七二年),此外還包括在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的一些城鎮,這些城鎮從十九世紀的初期或中期一直存在到現在。被遺棄城鎮的名單證明,一個古老崇高的名稱並不能保證起了這個名字的城鎮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永存。例如,在堪薩斯州的部分被遺棄城鎮的名單(一八五九至一九一二)中就包括:亞歷山德里亞、雅典、柏林、加爾各答、芝加哥(三處)、辛辛那提、克利夫蘭、倫敦(兩處,、莫斯科、牛津、巴黎、匹茲堡。兩處)、羅馬(兩處)、斯巴達、聖路易斯。其它各州也可提供類似的名單。當古典風尚的建築盛行時,全國很多地方紛紛出現迦太基、科林斯、伊裡奧、伊薩卡、羅馬、錫拉丘茲或特洛伊這類名字。
一八四六年,當移民們在伊利諾州西南部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交匯處建立城鎮時,他們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與埃及首都類似的地方。他們樂觀地把自己的城鎮名之為&ldo;開羅&rdo;。附近新建立的村落也保持著這樣一種莊嚴氣氛,並且先後自名為凱爾奈克、底比斯和雅法。這個地區實際上已以&ldo;埃及&rdo;著稱,並且通常還有小埃及(開羅附近)與大埃及之分。一八九三年舉辦芝加哥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時,不知怎樣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