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傳說中的35歲(第2/4 頁)
有些許下跌,收盤時約3左右,市值蒸發156億米元,而四十二宣佈設立創作比賽的那天再次下跌27,跌幅其實並不算多大,但多少看得出來一些目光長遠的投資者們心態產生了些許變化。
郭曉東也不得不思考,nia的出現是否真的會對邊緣科技的v3帶來那麼大的影響,對遊戲引擎市場的格局會帶來的改變。
午休的時候,他坐在天海餐廳的靠窗的角落,正思考著這個問題,技術總監李響端著一碗拉麵走到了他跟前的座位坐了下來。
兩人私交不錯,都是天海這艘鉅艦上年輕的總監級管理。
“kev,公司上邊兒好像在傳你最近和四十二走得挺近的。”作為還算有點兒私交的朋友,李響這屬於對郭曉東的通風報信。
郭曉東一愣,皺著眉問:“從哪兒傳出來的?”
李響搖頭:“這就不知道了……真的假的?”後邊兒半句好像是個人興趣。
郭曉東也無奈:“是跟陸總單獨聊過兩次,都是工作完成之後抽空聊了聊。”
李響笑道:“那你不冤,跟獵頭什麼的都還好,你是直接跟人家老闆聊起來了,反正你自己最近注意點兒。”
郭曉東“哧”地輕笑,有些刻意地表現毫不在意:“有啥可注意的,聊聊天兒都不行了麼。”
李響突然想起一事兒,道:“你知道去年年初的時候我還想象過跟那位陸總共事的情景呢。”
那時候,郭曉東提案並主導了天海投資四十二相關事宜,天海最初是遊戲公司起家,公司裡很多員工也都有濃厚的玩家屬性,包括李響在內。
他已經屬於這家公司裡通關《混沌紀元》當時首發的08版本主線任務結局很晚的一個人了。
那段時間裡關於這件事公司裡討論度很高,在天海一向以來的投資併購成功案例之中,員工們也建立起來足夠的自信,尤其還正是《山海鑑》爆火的時候,天海的名頭也水漲船高,幾乎脫離了三巨頭的範疇,坐穩國內遊戲公司頭把交椅。
大部分人包括遊戲事業部老大任道明都很看好的投資方案,覺得四十二會成為天海的一部分,結果卻很快以徹底的失敗告終。
李響道:“那時候挺多人對你信心特別足,覺得你一出手那肯定手到擒來。”
郭曉東搖搖頭:“手到擒來……那也得看對手是誰啊。”
李響突然又道:“公司開始解散遊戲自研部門了你知道吧?”
郭曉東愕然轉過頭來,盯著李響,有點兒難以置信:“不會連你也在名單裡吧?”
這確實是天海最近內部調整的主要動作之一,在投資併購嚐到甜頭,同時自主研發開始受挫,成本投入與產出完全達不到理想比例的情況之下,天海決定重新調整戰略。
慢慢放棄完全的自主研發。
現在國內單論研發這一塊兒話語權完全掌握在四十二手中,雖然對方目前還沒有遊戲平臺。
話語權是什麼?
就是玩家會相對盲目地認為他做的事情是對的,正確的方向,最新的潮流。
他做這個型別,這個型別就能流行,甚至能影響玩家對於一款遊戲品質的判斷,這種處理方式別人坐起來就是異味,他要是也這麼做,那……必有深意,你得細品。
如果除開四十二的專案來看,天海的fg目前佔據了國內單機遊戲83以上的市場份額,實屬巨無霸,但其實自家做的那兩款《地府奇兵》和《方塊星球》放在裡面顯得極不顯眼,有沒有它倆也沒啥區別。
口碑本來是低了點,因為玩法復刻的事情,但玩家們也不是不能玩,總有一些《無間》和《混沌紀元》裡沒有玩過的系統。
後來四十二的《魂》和《善見城》繼續將國產遊戲的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