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傳說中的35歲(第1/4 頁)
你一定聽說過作家和演員去體驗生活取材,去部隊鍛鍊,或者去監獄與罪犯們同吃同住什麼的,短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真實,更有實感。
那你聽說過遊戲製作人也幹這樣的事兒麼。
陸總便這麼幹了,倒沒對自己那麼狠,模擬現實生活的遊戲,而且遊戲本體的主題也已確定是面向學生與職場兩個方向,監獄什麼的不去也罷。
這也和他對自己人生的調整相關,他自認為一舉兩得的事情。
你看,既能更細節地刻畫遊戲內容,還能充實自己的生活,豐富生命體驗,何樂而不為。
於是陸啟聯絡了好些家公司,想走進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看看不同的職業崗位上的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當然也會帶著公司裡的少量員工,三兩個核心負責人即可,多了怕打擾人家正常工作嘛。
中間自然免不了好些都需要神甲幫忙牽橋搭線,這種小忙以神甲的江湖地位,打個招呼的事情,說幫也就幫了,真是好兄弟。
而與此同時,在四十二現在釋出出去的招聘啟示上,開始出現了一個以前從未招募過的職位幾個職位,文案,系統和數值策劃這些執行之外更需求專業技能的工種。
這幾個職位的釋出立刻讓不少玩家和從業者們議論紛紛,因為自從《無間》以來,眾所周知四十二的遊戲,包括陸啟為神甲製作的《類人》,遊戲內所有的系統玩法,數值經濟體系,包括世界觀的構建都是陸總一個人親手完成的,大包大攬,還品質上乘。
除了一些什麼道具描述,角色對白和任務對話這種細枝末節之外。
每一部遊戲的片尾職員表都在反覆地強調著這一點。
而現在終於要開始招募這些職位,所有人都揣測這則訊息意味著什麼。
最有可能的便是四十二要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從一部一部慢慢產出作品的工作室型別變成一年能研發發行好幾款新作的真正綜合遊戲公司。
但這樣會不會影響後續一些非“42先生親手製作”專案的質量呢?
其實很多玩家一直以來也挺矛盾,既有點為陸總操心,一年兩部遊戲的高強度快節奏,還一個人幹那麼多活兒,也會想著他可以輕鬆一些。
同時也竊喜那些東西都是陸總親自完成,總是能帶給他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果是別人來做,肯定是達不到那種水準。
不能說哪方面的情緒佔據上風,只是很單純的複雜地並存著。
擔憂歸擔憂,想玩還是想玩。
不過至少目前他們對於四十二的品質把控是信心十足的,也相信四十二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
陸啟預定的體驗目標還挺多,有去醫院參觀一位外科主刀醫生的一天,也有連鎖超市管理層的訪談,還有霓虹警察局的日常運作觀摩。
要不是四十二和他陸啟現在在霓虹還挺有一定知名度,還挺容易讓人誤會是打入他霓虹國內部的海外特務。
甚至還有娛樂經紀事務所的調研,玩家裡應該也有很多人想成為一名聚光燈下的明星吧,各行各業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此時他就和松田喜人,夏目雅子,健太郎幾位業務骨幹上了巴士,正往江戶本地的一家二三線的藝人經紀事務所黑石駛去。
……
在《善見城》正式上線之後,郭曉東才懂了點兒陸啟的思路,也明白自己當時與對方說四十二缺少佈局,確實有些杞人憂天。
原來是這樣的道路麼,陸總。
雖然以他的專業角度不是很懂鴻圖功能的意義和價值,但其他很多方面還是能看得懂的。
比如《善見城》上線的第二天,當人們意識到這遊戲的主體之後,邊緣科技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