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二個家園(第4/4 頁)
,塗上7種顏色,採用焊接方法將杯子底部插入扇形的平面模板上臨時固定,然後,再準備一雙可以敲擊的筷子,《七彩杯琴》就做好了。於是,賽老師在《七彩杯琴》上敲打起來,頓時一段《七彩杯琴》音樂在教室裡響起來了。
賽老師又問:誰來說說自制的《七彩杯琴》與平時看到的鋁板琴有什麼異同?
顧停超他又搶先發言:“自制的《七彩杯琴》是立體的,鋁板琴是平面的,這是最大的不同。看了老師自制的《七彩杯琴》,我也有了自己想動手製作一個的願望,回家就去準備。”
最後一個環節是製作、展示打擊樂器作品,分享玩“奇妙的打擊樂器”的感悟。
賽老師要求大家動手做一做“奇妙的打擊樂器”——自制“沙錘”。
她提示學生:可以利用帶來的或現場器具和食材,進行隨機組合,自制“沙錘”:汽水瓶裡放一把蠶豆或玉米或小米;礦泉水瓶裡放一把紅豆或大米或芝麻;汽水瓶、礦泉水瓶裡放1\/4或1\/3或1\/2的水。
各個家庭馬上動手進行製作,顧停超也不含糊,他和父親一起,分別用沙子和汽水瓶,紅豆和礦泉水瓶,製作了兩個不同的沙錘。
製作完成後,賽老師先讓大家欣賞用“敲打、拍擊、拿捏、甩動、捶打、撞擊、搓動、夾跳”等方法玩沙錘的影片,然後,再讓大家參照影片的動作,玩一下自制的沙錘。
玩了一會兒,賽老師問:你們最喜歡玩“奇妙的打擊樂器”——以上8種沙錘中的哪一種玩法?為什麼?
顧停超還是第一個上臺談了自己的看法:“我最喜歡玩甩動和夾跳這兩種玩法,因為這兩種發出的聲音比較特別,我喜歡。”
賽老師點點頭:“是的,顧停超同學說的好,聲音特別,玩法特別,他喜歡。我們玩樂器就是要玩自己最喜歡的。可以玩出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展示出一個特別的你。顧停超,你在自己的家裡玩得很嗨,今天下午,你在學校裡玩得也很嗨。所以,我們說,這也是顧停超的第二個家園!大家說,對不對?”
教室裡家長和學生都站起來,給顧停超拍起手來:“對,對,對。這裡也是每個智障孩子的第二個家園。”
賽老師宣佈:“各位家長,各位同學,我們下課了,再見。”
家長、學生都向賽老師揮揮手:“老師,再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