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蘇軾接著又批評同一陣營的前輩鄭玄,說他是個「陋儒」:「鄭玄把攝主解釋成『上卿代理君主執掌國政』,如果國君遺腹子生下來是個女孩,難道這位上卿還就繼位為君了不成?」蘇軾作結道:「攝主是『先王之令典,孔子之法言』,但遺憾的是,大家都搞不清了,都以為母后攝政是理所當然的,這還了得!所以我一定要把問題說清!」675
經學之爭,罕有定讞。一般說「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關於隱公即位的記錄有不少人就認為是魯史原本有載而被孔子給「削」去了——比如王守仁就持這種看法,他在《五經臆說》裡如此設問對答:
問:隱公未嘗即位,元年之稱從何而來呢?
答:隱公確曾即位。如果沒即位,哪來的元年?《春秋》不書隱公即位,是孔子削去的,想讓後人從中能探得其實。
問:隱公即位,《春秋》不書,這是為什麼呢?
答:隱公因為桓公年幼而行攝政,是攝政通告天下,天下由此而知曉隱公讓國之善,那些爭權奪位的人會因此感到羞愧的。
問:既然隱公以攝政之名通告天下,那《春秋》就寫他攝政好了,可《春秋》卻什麼也不寫,為什麼?
答:隱公為兄,桓公為弟,兩人都是惠公的庶子,按照庶均以長的規矩,隱公自然該是國君,天下由此而知曉嫡庶長幼之分,那些變亂常法的人也會知曉什麼才是對的。
問:既然這樣,隱公自當即位,而他不即位又是為了什麼?
答:諸侯立國,既要上承先君之命,又要得到周天子的冊命,隱公缺少這兩個條件,所以不去即位。天下由此可知父子君臣之倫,那些無父無君之人也會因此而感到畏懼。《春秋》不書隱公之即位,一可以凸現隱公讓國之善,二可以分明嫡庶長幼之別,三可以樹立君臣父子之倫,揚善誡惡,是非俱現,真是神來之筆!676
《春秋》沒有記載魯隱公的即位,竟被王守仁讀出了這許多內容,更被發掘出如此深刻而豐富的涵義,實在令人驚嘆,這大約都是「居靜窮理」而來的吧。想到王在《送劉伯光》詩中的「謾道六經皆註腳,還誰一語悟真機」,這般學問大有禪思之妙。清代學者極為反感王學,箇中原因由此也可見一斑。至於隱公未受王命,確是承自舊說,如程頤《春秋傳》有過詳解:諸侯即位必須經過周天子的冊命,隱公缺少這道手續,所以《春秋》不書即位,是不認可隱公正統國君的身份。法則既立,魯國十二君有的書即位,有的不書,各有各的緣由……677
程頤和王守仁學術雖然迥異,但各以各的義理當先。義理正確了,史觀也就正確了;史觀正確了,對具體的歷史事件也就可以貫通無礙了。如程頤教導弟子,說《春秋》雖然「窮理之要」,但讀書人最好先把《論語》、《孟子》讀下來,再通一經,然後再讀《春秋》,「先識得義理,方可看《春秋》」。義理與史事的關係正如《春秋》之《經》與《傳》的關係,「《傳》為案,《經》為斷」,也就是說《傳》好比案件描述,《經》好比法官裁決,678這正是宋代幾種典型學風之一。679或如張載所說,《春秋》一書是孔子自作,只有孟子才懂,如果不先作到理明義精,是沒法把它搞明白的。先儒不懂這個道理,故而解說《春秋》有太多的穿鑿附會。680——張載自己是不是也一樣穿鑿,姑且不論,但看在這種義理當先以統攝史事的思路下,「事實正確」能否被推論出來固然煞是可疑,卻一點都不重要了。極端者還如張載,把讀史比作旅遊,認為山水之樂雖然可愛,但終究無益,不如到經籍義理之間旅遊為好。681從這裡可以約略體會歷代學者們對攝政問題之爭,知道為什麼在證據如此缺乏的前提下,他們居然還能爭論出那麼多內容。
(3)達例與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