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從周人的歷史來看,嫡長子繼承製確像是從周公前後開始執行的,因為從周公以前來看:當初太王看著自己的子孫,覺得老三的兒子大有前途,所以不把位子傳給長子而是傳了老三,是為王季;被太王看好的這個「聖孫」就是後來的周文王,而周文王的傳位也沒有傳給自己的長子,而是傳了次子周武王。顧頡剛便曾由此推論,說周人以前並沒有嫡長子繼承製,這就和商代的前期、中期一樣。526
至於周公以後的事,很多學者都會引述叔牙的一句名言,即「一繼一及,魯之常也」—— 這句話見於《史記·魯周公世家》,這裡的「繼」,專指「父死子繼」,這裡的「及」,專指「兄終弟及」,所以叔牙的意思就是: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的交替施行才是魯國繼承製度的常軌。
魯國向來都有「最秉周禮」的好口碑,可這樣看來,就連魯國都離嫡長子繼承製差之千里,其他諸侯就可想而知了。那麼,前邊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到這裡再度出現:《公羊傳》說的「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的繼承法究竟是真的嗎?
顧頡剛曾經統計過一下西周時期魯國的十二任國君,發現有一半都是兄終弟及的,可見《公羊傳》的說法可疑。於是,《公羊傳》所描述的那般嚴絲合縫的繼承法大約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以理想代替史實,二是以政治正確代替事實正確。
但是,儘管叔牙說了「一繼一及,魯之常也」,西周時代的魯國十二君也真有一半確實是兄終弟及,527完全印證了叔牙的說法,但是,叔牙可能說謊了,而司馬遷也可能誤信人言了。——錢杭和李衡眉都曾發現過這個問題,李詳考西周時魯國十二君的繼位情況,發現兄終弟及的情況的確屬實,但兄終弟及全部的六個例子裡其實只有一個是屬於正常繼位,其他五個多是篡弒之類的非正常情況,絕對不能說是「魯之常也」。而司馬遷的史料來源當是《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原文為「魯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慶父也存」,而聯絡上下文及杜預的注釋,可知叔牙的這番話並非持平之論,而明顯是包藏私心的。
錢杭也同此論,「人們根據周公至莊公這十六公的十五次傳承中所呈現的父死子繼與兄死弟及的交叉現象,就得出魯國有『一繼一及制』的結論,是形式主義的。分析將表明,凡是在君位自然傳承的情況下,繼承幾乎完全按父死子繼進行,只有在發生變亂時,才出現兄死弟及。」528
那麼,魯國的繼承製度到底如何?李衡眉歸納說:「以『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為範圍,在『嫡長子』繼承製原則下,實行『擇賢』、『立長』、『以卜』等多種方式的選擇繼承製。其實,這也是先秦時期繼承製度的普遍模式。」529
(2)漢景帝的繼承人問題:對「殷道親親,周道尊尊」的實際應用
如果聯絡起孔子講過的「周因於殷禮」,嫡長子繼承製則有可能會被追溯到殷商時代。這在古代文獻裡雖然也有記載,但畢竟周公制禮的說法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三統說的背景下,商代和周代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應該各具特色才好。
《史記·梁孝王世家》有一段常被徵引的記載:漢景帝和梁孝王都是竇太后所生,竇太后對小兒子梁孝王很是疼愛,在一次宴席上竇太后對漢景帝說了一番奇怪的話:「我聽說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形式雖然不同,內涵卻是一致的。等我死了,梁王就託付給你了。」
什麼叫「殷道親親,周道尊尊」?漢景帝看來並不清楚,宴席結束以後趕緊找來朝中的大臣們請教,大臣們的回答相當一致:「太后想讓陛下立梁王作接班人。」
袁盎等人給漢景帝詳細解釋:「所謂『殷道親親』,是說殷商的繼承法是立弟弟作繼承人;所謂『周道尊尊』,是說周代的繼承法是立兒子作繼承人。殷商政治制度的特點是『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