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稍稍思考一下形而上的問題,後文還會論及,現在還是先回到形而下的敘述中來。《左傳》在交代鄭伯克段一事的開篇,說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女子,是為武姜。從稱謂結構可以判斷,武姜之武是丈夫之諡,武姜之姜是孃家之姓。申國是姜姓諸侯,相傳為伯夷之後。依照一般的傳統說法,當初周幽王的王后也是此一申國之女,生子宜臼,是為太子。史稱周幽王寵愛美女褒姒,便廢掉申後,改立褒姒為後,並廢掉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盤為太子。這自然惹惱了申後的孃家,於是申侯聯合犬戎,殺了周幽王和伯盤,與魯侯與許文公立宜臼於申,這就是周平王。
但幾近同時,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是為攜王,從此二王並立達十二年之久。後來攜王為晉文侯所殺,1032周平王的地位這才在事實上被確定下來,1033於是(依照舊說)從申國北上,定都洛邑。
這段日子正是鄭國當運的時候。從鄭桓公傳到鄭武公,僅僅兩代,所以和周王室的血緣關係很近,加之兩代人先後同為王朝司徒,鄭武公又護送平王東遷有功,還從當時正值強盛期的申國娶了公主回來,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鄭國的政治背景可謂相當雄厚。而與此同時,將來會在春秋時代叱吒風雲的齊、晉諸國都是西周初年的受封國,和周王室的血緣關係早就淡了,勢力也遠沒像後來那樣發展起來,這正是鄭國嶄露頭角的時代。
在這種種優勢之中,卻也隱伏著一個問題:當初周幽王廢申後、廢太子,招致申侯聯合犬戎發動叛亂,鄭桓公即死於是役,那麼,鄭武公和申侯應該有著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才對,卻怎麼認賊作岳父了呢?
南宋陳鵬飛為此很是批評過鄭武公。紹興年間太學始建,陳鵬飛為博士,闡揚理學,著作《陳博士書解》。1034這位陳博士是個骨鯁敢言的人,曾經先後得罪過秦檜祖孫,他在《書解》中論及周幽王之死,說禍患起於申侯,後來周平王感戴申侯的擁立之功,卻不知道申侯功不償過,鄭桓公死於國難,鄭武公卻娶了申國之女,君臣都是這種貨色,要指望他們洗刷國恥是沒可能了。——後來陳振孫讀到陳鵬飛的這條議論,頗為感慨,大約感覺到後者是在感時傷事,語譏時政,說「看來陳鵬飛得罪秦檜的地方可不止一處兩處」。1035
但是,陳鵬飛的議論需要基於這樣一個前提,即上述史料同時為真。但是,「同時為真」所形成的矛盾也許正暗示著這些史料並不同時為真。《史記·鄭世家》說「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而《國語·鄭語》只是說桓公「十一年而斃」。王玉哲認為,史伯、鄭桓公反對周幽王和虢石父的行為,且對王室早有異心,所以鄭桓公也可能是被周幽王和虢石父一派所殺,這就使鄭武公更加堅定地站在了申侯一邊。王的論據之一便是鄭武公和申國通婚的事實,「若桓公果為申、犬戎所殺,其子武公決不至忘殺父之仇,而與之通婚媾」。1036
國讎家恨攪在一起,需要細辨。清代辨偽大家崔述也持他一貫的懷疑態度,他這一回的質疑更多是基於大義與人情:「宜臼和幽王是父子關係,申侯和幽王是君臣關係,君臣父子是天下之大綱,這時候上距文王、武王的時代還不算太遠,社會之上大義未泯,況且站在太子宜臼這邊的晉文侯、衛武公、鄭武公、秦襄公都是賢良卓越之人,看到宜臼以子仇父,申侯以臣伐君,終致幽王死、宗周亡,他們應當正義凜然地討伐宜臼和申侯才對,哪可能跟這兩個無君無父之人站在一條戰線上呢?退一步說,他們也該擁立幽王或宣王的其他兒子,哪能跟不忠之申侯一起擁立不孝的宜臼呢?」1037
崔述在觀念上有點以今度古的意思,但這番質疑不無道理。問題是,他是不是給了所謂大義以過多的權重了呢?
桓、武兩代長久以來的光輝形象越仔細看就越是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