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傅斯年推斷姬姓是姜姓的一個支族,或者姬、姜兩姓同為一個更大部族的兩個支族。姜姓不屬於諸夏,在蠻夷戎狄的系統裡屬於西戎,老家就在現在河南省西部的群山之中,即文獻當中的「四嶽」,1067亦即《國語·鄭語》中史伯警告鄭桓公「民風惡劣,千萬當心」的所謂謝西九州,1068距離虢、鄶兩國僅咫尺之遙,武姜的孃家——姜姓的頭號強國申國——也離此不遠。1069《詩經·大雅·嵩高》有「維嶽降神,生申及甫」,1070這裡的「嶽」一般認為就是「四嶽」,所以,鄭國東遷,遷居地點非常接近姜姓氏族的大本營,鄭武公娶的老婆也可以說是姜姓公主當中最有後臺的一位。順便一提,姜姓一部分被華夏文化同化,一部分直到後漢時代始終都是戎狄,事見《後漢書·西羌傳》。
在更加精確的地望上,如果錢穆在《黃帝》一書中對遠古史的敘述都是真實可信的,那麼新鄭一帶原先正是黃帝的地盤。黃帝部落並不是定居生活的,而是往來無常,四處遷徙,符合遊牧部落的特徵。黃帝是有熊國的國君,這個有熊國就在河南新鄭,而附近的登封一帶古人稱之為華,1071這裡又是夏朝的興起之地,「我們現在自稱中華,從前又稱華夏,就起源於此。古時新鄭附近最多藪澤,水草豐茂,適合於遊獵,黃帝當時是遊牧部族,在那裡最相宜。他這一族在文化方面比較落後」。1072
鄭國東遷,遷到了炎黃故地,從申國娶來公主,是為姬、姜兩姓充滿政治與文化雙重意義的聯姻。在這一派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大好形式下,武姜為武公生了兩個兒子。
長子就是莊公,次子就是後來被莊公「克」掉的那位共叔段。生莊公的時候出了點問題,「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莊公不是正常生產,而是「寤生」,嚇到了姜氏,所以給孩子起名叫寤生,因此很不喜歡他。
而據《史記·鄭世家》,姜氏生莊公的時候生得很困難,所以不喜歡這孩子,等生共叔段的時候生得很輕鬆,所以就偏愛共叔段。1073
「寤生」二字,是克段後文一切麻煩的開始,金聖歎《左傳釋》評之為「履霜堅冰,只為爾許」1074——大禍之源,只是這樣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但是,「寤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兩千年來一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現在一般的看法都是自《史記·鄭世家》沿襲而來的,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左傳》的傳統注釋大於情理不合。按《左傳》杜預注,所謂寤生是說姜氏在睡夢當中就把莊公給生下來了,姜氏因而受了驚嚇,便不喜歡這個孩子。孔穎達發揮杜注,說姜氏在睡夢當中生下莊公,渾然未覺,醒來之後才突然發現身邊多了一口人。1075
這樣一來,杜預、孔穎達為一派,司馬遷為一派,對寤生的解釋截然相反,一個是說生子極易,一個是說生子極難。後世學者們大多站在司馬遷一邊,質疑杜、孔道:「既然孩子生得那麼容易,這當然是件好事,為什麼會把姜氏嚇到呢?姜氏為什麼又會討厭這孩子呢?」
一種比較流行的解釋是:莊公是姜氏在做夢的時候生下來的。
做夢生孩子,為什麼會被嚇到呢?答案大約只有一個:做的是個噩夢。
《逸周書》有一篇《寤敬解》,就是說周武王在夢中得到軍情警報,然後如何如何。蕭兵即從《逸周書·寤敬解》和《說文》出發,論證姜氏作噩夢而生莊公,導致了終生的忌諱。1076古人信夢,這也合乎情理。但是,做夢和生孩子這應該是兩個不同時段的事情。試想一下,做夢得到預警,這種事情是常有的,做夢的時候生孩子,這可能嗎?顧炎武就覺得這事可疑,說:「一覺睡醒發現自己生了個兒子,恐怕不存在這種事吧?」1077
梁玉繩在這個問題上比顧炎武更有求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