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中國仕宦的&ldo;做官發財&rdo;思想是中國特殊的官僚封建社會的產物。做官被看成發財的手段,做大官發大財,做小官發小財,甚至沒有正式取得官階官銜,而在鄉村以似官非官的身份,利用任一機會發渾財,在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上引起莫大的不利影響。
中國社會的長期停滯問題,事實上,無非是中國典型的或特殊的封建組織的長期續存問題;又因為中國特殊的封建組織,在政治上是採取集中的、專制的官僚的形態於是,我們那種特殊封建社會體制的長期續存問題,自始就與官僚政治形態保有極其密切的聯絡。
朝代交替與治亂分合,一次又一次的定型的、週期的表演,很容易使人把那種表演當作歷史發展的自然定律來接受。
中國現代的官僚政治已不完全是傳統的那一套,它由本質到表象都有了不少的改變和轉化;如其說它在現代,在許多方面比過去表現得更其殘酷有力,更其神通廣大,更其無所不在,無微不入,那也不能說是由於傳統形態的發展,而寧說是未被根本否定的傳統形態,與模仿資本主義各國在轉形過程中出現的新官僚政治形態的混合。
中國現代的官僚政治也同以往的傳統官僚政治一樣,在本質上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範圍著。那些對官僚政治不斷發生限制作用的社會經濟條件本身同時又在辨證地蒙受官僚政治的影響,所以,我們除了指出中國現代官僚政治是在何等社會經濟基礎上取得其生存以外,還得看它如何實施反作用於那種基礎。
一般地講,一切過渡社會才正好是官僚政治孕育發達的溫床。但中國的特殊社會歷史條件,卻使它在封建的經濟基礎上成立了如此長期的官僚政治。不僅如此,等到它面臨真正的過渡階段,它的官僚政治也無法與近代西方各國所發生的官僚政治一樣採取相同的形態和現實相同的轉化歷程。
官僚政治是一種特權政治,在特權政治下的政治權力,不是被運用來表達人民的意志,圖謀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ldo;國家的&rdo;或者&ldo;國民的&rdo;名義下,被用來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達成權勢者自私自利的目的。這種政治形態的存在前提:一是前資本社會的或者封建的體制,還在國民社會經濟生活上廣泛地發生支配的作用;二是一般人民還大體被束縛、被限制在愚昧無知的狀態中;三是那種無知人民存在的落後社會還很少與較進步的社會發生經濟的、文化的接觸和交往。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凝聚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政治智慧,留下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
對官僚政治與制度的界定,分歧較大。國外主要由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的&ldo;官僚政治&rdo;或&ldo;官僚制&rdo;概念,從法律規章、職業分工、權力分層、專職化與人事任用上的考核任免與薪俸等方面,對官僚政治制度做了若干較為嚴格的界定。不過,中國學者更願意從較為寬泛的意義上理解與使用官僚政治制度等概念。而對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研究,同樣也深化了對官僚政治制度這一範疇的認識。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源遠流長,古代貴族政治中其實已經孕育演生出官僚政治制度的若干因素。但一般而言,官僚政治更是封建貴族政治向帝國皇權政治轉化的產物,是皇權政治賴以執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構成官僚政治主要有三個要素:一是政治體制和官僚機構;二是官僚機構的執行機制;三是官僚。
中國古代政治具有早熟性。三代政治社會中已經初步具備官僚制度的早期發展模式,儘管它們與後代官僚制度差異明顯,但商周政治體制的若干制度因素,其實已經開了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先聲。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