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等到史達林格勒陷落之後,我自己又曾向希特勒建議改組最高的軍事指揮組織。因為胡比早已對他提到過同類的意見,所以希特勒也就斷然拒絕考慮這類問題。否則希特勒也許能接受我的意見,尤其在當時,他對於第6集團軍的喪失多少還有一點責任感。
1月9日,敵人向第6集團軍招降。在希特勒命令之下,這個要求被拒絕了。我對於希特勒在軍事領域中的一切決定和行動,很少有完全同意的,而對於他的這個決定卻完全贊同,因為不管從人道的觀點來看多麼殘酷,但在當時卻是一種必要的措施。
我不擬在此討論那種純粹軍人精神的觀點,即任何軍隊只要尚存戰鬥力,則絕對不許投降。若是放棄這種精神,則軍人這一門職業也就消失了。除非世界進步到了無戰爭和軍人的境界,否則這種軍人榮譽的觀念就必須維持。即使投降可以避免一種顯然是毫無希望的戰鬥,但這一點本身仍不能當作投降的理由。假使所有的指揮官在他認為他的處境已經毫無希望時就馬上投降,那麼就不會有人贏得戰爭。甚至於在絕對無希望的環境中,也常常可能死裡求活的。從保盧斯將軍的觀點來看,不管怎樣,基於軍人的責任他都應該拒絕投降。只有一個唯一的例外,那就是這個集團軍已經更無其他的用途,它的繼續抵抗根本已無目了。從這裡即可以說明希特勒的決定是合理的。不管第6集團軍的繼續抵抗就長期的觀點來說,如何沒有希望,但就全盤的戰略情況而言,它卻已經盡到了決定性的義務。它必須儘可能久地牽制儘可能多的圍攻兵力。
12月初時,在該集團軍周圍的包圍圈上,大約發現了一共60個敵人大單位的番號(即為步兵師、裝甲和機械化旅等),當第4裝甲集團軍進攻時,毫無疑問,其中部分兵力必然暫時被調動,但卻又有新的部隊補充進來。到了1月19日,據報頓河集團軍群所面對著的259個敵方大單位中,有90個是用來包圍第6集團軍的。假使第6集團軍在1月9日就投降了,那麼這90個單位中的大部分就會像潮水一樣湧來,頓河集團軍群和整個南翼的處境將不堪設想。
這個集團軍還能打下去,即使從其本身的觀點來看,那是毫無意義的。可是它的堅持能力對於整個南翼的情況,卻具有決定性。第6集團軍能夠多牽制敵軍一天,就是多為整個東線戰場做了一份貢獻。今天固然有人認為我們最後還是失敗了,若能早日結束這場戰爭,豈不是可以使我們免受許多苦痛。不過這都是事後聰明而已。在那個時候,就軍事立場而言,並無理由認為德國會失敗。一個軍事上的僵局也可以在政治方面引起同樣的作用,所以只要德軍的南翼能夠穩定住,則這種可能性是絕對存在的。而其先決條件,就是第6集團軍應該儘量牽制敵軍到最後一分鐘。這個殘酷的需要迫使最高統帥要求在史達林格勒的英勇部隊必須作最後的犧牲。至於這位自立為王的統帥應該為該集團軍的覆亡負責,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在1月9日第6集團軍拒絕投降之後,俄軍即開始從各方面進攻,首先是猛烈的炮兵準備射擊,繼之以大量的坦克支援。主要的壓力是指向馬立羅夫卡(arovka)附近的西端突出地上,敵人已在幾個點突入了。
1月11日,情況變得更加危急,由於缺乏彈藥和燃料,該集團軍已經無法恢復其失地。由於卡爾波弗卡谷地(karpovka valley)‐‐尤其是那裡的居民地‐‐的喪失,更使西面守軍喪失了其禦寒場所。此外,天氣狀況也使空運的希望斷絕了。
1月12日,第6集團軍有一個特別報告足以說明其窘境,集團軍群總部也立即將其轉達陸軍總部。報告內容如下:
儘管部隊曾英勇抵抗,但是透過最近幾天來的激戰,敵人已經突入縱深,本部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