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乾隆擰緊了眉:「說下去。」
張廷玉:「戶部通查了歷年旱災的記載,凡是初夏入災的年份,災情往往要拖延至秋後。」
「秋後?」乾隆驚聲,「眼下離秋後還有三個多月。」
張廷玉:「萬一在這三個月裡滴雨不降,河流乾涸,田禾絕收還是小事,缺糧斷水的百姓,怕是挺不過去,會像……」
「會像什麼?」
「臣不敢說。」
「說!」
「怕是會像……割草一般成片地倒下!」
乾隆的臉蒼白了。
張廷玉:「慮及於此,臣以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各省各縣的官倉萬萬不可開啟!」
乾隆坐倒在椅子上。好一會,他才低著聲問:「衡臣,京城周圍災情如何?」
張廷玉:「路上已有餓斃之屍。」
乾隆:「粥廠開了麼?」
張廷玉:「開了六個大棚子。」
「辦得好。」乾隆稍稍鬆了口氣,忽又命道:「告訴苗宗舒和米汝成,京郊這六個棚子的賑米,由京通二倉供給,一日也不能斷!」
張廷玉臉露為難之色:「不過,京通二倉正在查倉,一旦用倉內之糧放賑,查倉就更難了。」
乾隆:「查清一座放賑一座,這也會亂套麼?」
張廷玉:「這辦法好,查完一座放一座,兩頭都誤不了。」
乾隆:「眼下,朕最掛牽的,是那些粥廠有沒有在實心放賑。」
張廷玉:「皇上不必擔心,我讓刑部派人去各棚子查一下。」
「好!」乾隆道,「此事要快!」
3.刑部。日。
「劉大人!劉大人!」一司官追著走進衙門大門的劉統勛。
劉統勛停下步。那司官將一份公文遞給劉統勛:「這是孫大人讓您即刻去辦的要務,請劉大人過目!」劉統勛飛快地翻閱了一會,抬起臉:「備馬!」
4.京外的土路上。日。
劉統勛的馬隊頂著火辣辣的日頭急馳著。路上,到處是三三兩兩逃荒的災民。
田野裡像火燎過似的,一片枯焦。路旁,一座座新墳連綿不斷……
5.京郊一處官辦粥廠大棚外。日。
劉統勛領著一群刑部的隨員,沉步向施賑粥廠走來,身後跟隨著十來個執刀的衙門親兵。這座龐大的粥廠設在一塊空地上,四周用蘆席圍著,進口外橫掛著一塊大木牌,上寫「天字一號賑災粥廠」八個大字。兩列兵丁在門邊守著,一群群災民扶老攜幼,手裡捧著碗,從四面八方擁來,魚貫進入大門。那守門的兵卒見有官員走來,打千唱喏:「給大人請安!」
劉統勛等人大步進門。
6.粥廠內。
五口大鍋架在石頭疊成的大灶頭上,鍋裡冒著一股股沖天的水氣。每口鍋前,都搭著一個木架,一個衙役赤著膊,站在木架上,叉著雙腿,操著一根長長的木棍,往鍋裡用力攪著。等著領粥的災民大都是老弱婦孺,個個肌疲脊瘦,在鍋前排著長龍般的隊伍,眼睛張望著那鍋前一下一下揮動著的鐵勺。揮著鐵勺打粥的也是些衙役,動作飛快,只見那勺子往鍋裡一閃,一勺就滿了,嘩的一聲,那勺裡的粥就已經盛在高舉著的碗裡。
打在碗裡的粥稀薄得可以照臉。捧著碗的是個老頭,埋下臉就喝,喉嚨裡一陣響,碗就空了。劉統勛默默地看著,臉上泛起青色。那老頭舔著碗,搖頭道:「唉,人人都長著三升米的腸子,這一勺稀粥填在哪裡?」又一乾瘦的男孩踮著腳高舉著一隻大碗,勺聲一響,碗裡晃蕩起大半碗稀粥。那男孩捧著碗,向蘆席邊跑去。
劉統勛回頭見那男孩跑到一個坐靠在蘆棚上的老婦人面前,跪下,把碗端在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