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2 頁)
由於英格蘭民族的天性和皮特的執著精神,使英國戰後仍在繼續保持當時所致力的方向,並且已經對今後的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時北美洲的霸主,利用它的公司正在印度稱王稱霸,它已被當地君主承認的征服地擁有比大不列顛人口還多的2000萬以上居民和相當於本國政府的稅收,英國此外還擁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富饒的領地。過去的事實為它提供了一個有益的教訓,即西班牙由於衰弱,它不得不被那個分散的巨大帝國所拖累。英國海軍歷史學家敘述西班牙在上述戰爭中的一些話,只需少許改動一下,便適用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英國。
西班牙正是英國與其鬥爭總能取得最大好處和最多榮譽的國家。這個龐大的君主政體心力衰竭,其資源來自遠方,所以無論誰控制了海洋,都可以控制西班牙的財源和貿易。它汲取資源的領地距首府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相距都很遙遠,使它比其它國家更需要順應時勢,直至它能夠使它的龐大的但互不相連的帝國的各部分積極行動起來。 [ 原作者註:坎貝爾:《海軍將軍們的傳記》。 ]
說英國心力衰竭是不實際的,但是它對外界的依賴,正是對上述這段話的一種必然聯想。
英國沒有忽視這種相似的處境。從那時起直到我們這個時代,它已採取了將其海上力量獲得的領地與他的海上力量相結合為主導的方針政策。通往印度的道路‐‐克萊武時代是一條漫長和危險的航線,在這條航線上它沒有自己的停泊地‐‐由於獲得了聖赫倫那島、好望角、模里西斯使其有機會得到了加強。當蒸汽艦船使紅海和地中海航線可以通航時,英國得到了亞丁,後來它又在索科特拉島獲得了立足之地。馬爾他在法國革命戰爭期間就已由英國控制,並且由於它的領導地位,作為反對拿破崙聯盟的柱石,使它在1815年的和約中要求得到了這個島嶼。因馬爾他距直布羅陀不到1000海里,由這兩個地方實施的軍事控制,其控制範圍相互連線。現在我們看到它的控制範圍已從馬爾他延伸至蘇伊士地峽,從前這裡沒有一個陣地,而是由割讓給它的賽普勒斯守衛。儘管法國妒忌,埃及還是交由英國控制,因為拿破崙和納爾遜都知道這個位置對印度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納爾遜在尼羅河之戰剛剛結束,就即刻派一名軍官把英軍取得勝利和波拿巴&iddot;拿破崙希望破滅的訊息經陸路送至孟買。甚至在今天,英國所以以妒忌的眼光看待俄國在中亞的發展,也正是由於那個時代它的海上力量和資源戰勝了德&iddot;阿赫的軟弱和絮弗昂的精明,並從法國的偉大抱負中搶走了印度半島。
馬丁先生在談到七年戰爭時說:
自從中世紀以來,英國第一次單槍匹馬沒有任何聯盟,成功地戰勝了有強大援軍的法國。英國的獲勝,完全歸功於它的政府的優勢。
的確如此。但是英國政府的優勢在於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這個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並反過來保護了使它致富的貿易。利用它的錢,支援和鼓勵了它為數不多的援助者,主要是普魯士和漢諾瓦進行拼死的鬥爭。它的艦船能夠抵達的地方,都有它的勢力,並且沒人對海洋歸於它提出質疑。只要它願意,它可以到任何地方去,並且隨它一起去的是它的大炮和部隊。透過這種機動,它的部隊能成倍地增加,而使其敵人部隊被分散了。作為海洋上的統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的所有交通幹線。敵人的艦隊不能會合,較大的艦隊不能出海,或者如果它出海了,也只能用沒經過鍛鍊的軍官和艦員,去對付那些身經風暴和戰爭洗禮的老戰士。戰爭中,除了梅諾卡島被法軍攻佔外,英國不僅認真地防守自己的海上基地,並且急切地去佔領敵人的基地。直布羅陀好似法國土倫分艦隊和佈雷斯特分艦隊的一隻兇猛的攔路虎。當英國艦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