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百年徵韓(二)(第1/2 頁)
第152章 百年徵韓(二)
“第一個議案,將落月原租佃降低至四成,海外島嶼為三成,大家議一下吧。”
家丞王筱倩如今已經八十二歲,與王朝歌是王家僅剩的第四代,與王長治同輩,是王長治的堂妹。
至於王朝歌,如今已經一百零二歲,是整個家族中最年長最長壽者,即便放眼整個天下,能與之相比的也僅有一百零六歲的趙佗。
眾人議論紛紛,然後同意的紛紛舉手表態,但也有一些不同意的站出來發聲:“降得這麼多?我們的收入會銳減的!”
“我認為降至五成就足矣。”另一人也說道。
“中原豪強們都降至四成,甚至有的降至三成,我們王家自然也要與中原接軌。”家尚書王鬱君解釋道:“至於說收入銳減的問題,我們早就不跟中原貿易了,走私的朝鮮也成了樂浪郡,我們哪來的收入呢?”
“我們現在的收入不都是依靠遼東五縣的貪汙截留嗎?”
“至於家族的良田產出,大多數都運輸到海外,給那些正在開荒的佃農食用了,還有一些則用來釀酒了。”
“現在雖然減少農田收租,但只要暫停釀酒就可以繼續自給自足,反正我們也不賣酒了,釀酒太多也只是自己喝,或者佃農們喝。”
王鬱君的這番解釋有理有據。
王家很久沒進行過對外貿易了,現在都是對內貿易,也就是內迴圈,把自己的產出賣給自己的佃農。
因此已經很久沒透過貿易賺取貨幣了,現在的貨幣,大多數是在遼東販賣私鹽私鐵獲取的,還有一些則是官場貪汙獲取的。
這種內迴圈,也是被逼無奈,誰叫朝廷的商稅太高呢?
以前也不是沒考慮過跟三韓貿易,但後來發現三韓實在太窮了,大老遠跑去跟他們貿易一次,連路費都賺不回來,還不如派兵直接搶。
其實王家如果能停止海外開荒,那每年都能積攢出許多糧食,畢竟海外開荒才是王家消耗糧食的大頭。
開荒的前面三四年時間,田地是沒有產出的,或者說產出微乎其微,只能靠著王家從其他早就開荒完畢的農田收租來的糧食運到正在開荒的地區,讓開荒者不至於餓死。
但王家不可能因噎廢食,哪怕不釀酒,哪怕不喝美酒,哪怕把釀酒的糧食省出來給開荒者吃,也不能停止開荒。
停止開荒,那就是固步自封,那就是自甘墮落,那就要自取滅亡!
“以前流民遍地的時候,買一個流民回來當佃農很便宜,只要一百個五銖錢就能買到一個流民奴隸,甚至只要膽子大一點,還能免費獲得流民奴隸。可現在,天下流民清零,佃農還搶著當自耕農,導致奴隸的價格上漲許多倍,如今一個佃農奴隸居然要三萬錢!”
“以前田比人貴,現在人比田貴,繼續獲取佃農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所以,我認為適當降低租佃,讓佃農們生活好點,這樣他們生孩子的意願也會大點,給我們增加更多佃農,省去我們買佃農的成本。”
當了多年太守的王鴻隱對局勢更加了解,他治理遼東這麼多年,不是沒有想過故意製造流民出來,然後王家趁機把流民擄走當佃農,不花一分錢免費增加人口。
但朝廷政治清明,現在敢這麼做的已經被送到長安斬首了。
以前武帝時期,雖然對豪強管得更嚴,但起碼貪官也多,王家還可以靠著塞錢給上面的貪官糊弄過去,比如當初的丞相公孫賀就收了王家不知道多少錢。
現在雖然管得稍微沒武帝時期那麼嚴格,但政治太過清明,皇帝太勤政了,天天都要各地郡國長官上報工作情況,朝廷上下大小官吏每天做了什麼,皇帝劉詢也要過問,生怕官吏們瞞著他搞貪汙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