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百年徵韓(一)(第1/2 頁)
第151章 百年徵韓(一)
六年後
五鳳四年
由於朝廷賦稅徭役太輕,國泰民安,自耕農過得太幸福,以至於天下許許多多豪強莊園都發生了逃荒事件,這些逃荒的佃農後來都重新成為朝廷的自耕農。
以前佃農不逃荒,是因為朝廷賦稅徭役太重,當朝廷的自耕農還不如當豪強的佃農。
現在的新皇帝劉詢把天下治理得太好了,佃農們都很羨慕現在的自耕農,所以才想逃荒重新當自耕農,這樣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原豪強們不得不把租佃降低至五成,但依舊無法遏制佃農大規模逃荒。
無可奈何之下,中原豪強們又不得不把租佃降低至四成,少數一些逃荒嚴重的豪強甚至把租佃降低至三成,以此減少佃農逃荒。
以前流民遍地,豪強們缺田不缺人。
現在天下沒有一個流民,豪強們又反過來缺人不缺田。
想要讓豪強們對佃農好,從來不是靠仁義道德教化豪強,更不能指望豪強發善心,而是要認認真真地治理好天下,只要自耕農生活條件變好了,佃農們自然會因為羨慕自耕農的生活水平而自己想辦法逃離豪強莊園去給朝廷當自耕農。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家也發生大規模佃農逃荒事件,王家這還算好的,畢竟王家大部分佃農都遷徙到了海外島嶼,佃農們想逃荒也逃不了,總不至於在大海里游泳游回中原。
而張李陸三大家族就慘了,他們的佃農全部都在遼東,佃農很輕鬆地就能逃荒。
最後的結果就是,遼東郡賬面上的人口不斷增加。
三大家族又不敢把這些佃農抓回去,畢竟刺史盯著呢。
刺史雖然不可能一個縣一個縣地去具體探查佃農情況,沒那麼多空閒時間,因此無法知道豪強們的佃農情況,但起碼每個郡大致的情況還是知道的。
如果某個郡突然莫名其妙少了很多良田或者人口,這些都會引起刺史的警覺。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這個刺史有良心、認真負責的基礎上。
如果這個刺史是個正常的刺史、是個會同流合汙的刺史,那麼以上說的這些情況都不會出現,豪強們該怎麼兼併土地還是怎麼兼併土地。
好巧不巧,幽州的這個刺史居然是個有良心的刺史,簡直破天荒了屬於是。
所以遼東王張李陸四大家族這些年都停止了土地兼併,免得引起刺史注意。
不過也僅僅只是暫時停止了土地兼併而已,之前武帝后期、昭帝時期已經兼併的良田是不可能吐出來的。
遇見明君時代,就暫停兼併,但吐出來是不可能吐出來的;遇見暴君昏君時代,就加快兼併,那就更不可能吐出來了。
哪怕明君也最多隻能減緩或者暫停土地兼併,而無法做到恢復如初,如果是平庸之君、甚至是昏君,那麼整個天下就會朝著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方向加速發展。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哪怕是劉詢(劉病已)這樣的明君也無法阻擋,他最多隻能減緩或暫停這個發展趨勢。
想要恢復如初,只有來一場徹底的亂世,透過一場徹底的暴力動亂來清洗原有的勢力。
而遼東王家,現在對內暫停了土地兼併,對外發展也出現了瓶頸,海外的蓬萊島、奄島(對馬島)、方丈島(日本九州島西側的壹岐島)、瀛洲島(日本九州島附近的五島列島)。
這些島嶼都開發完畢,能開墾的荒地也都開墾完,並且移民了數以萬計的漢人佃農過去,島上的土著要麼當了奴隸幹活累死,要麼直接被殺死當了屍體,已經不存在自由的土著。
景帝時期,王泰楊向東航海,並繪製出航海圖,但現在航海圖上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