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新規劃(第1/3 頁)
李明發射探測器的時候,青鸞號已經在低空軌道工作了一段時間了,正在針對性的處理一顆廢棄衛星。
航天員們操控著機械臂將廢棄衛星的主體和回收網裡的各種碎片都收集進了貨艙,等李明也進入貨艙之後便把艙門封閉了起來。
環繞在藍星近地軌道的太空垃圾總共超過了4500噸,再加上分佈太過於廣泛,所以即便是有李明的輔助,青鸞號也不可能一次兩次的把這些太空垃圾清理完。
青鸞號這次只需要清理可能對天宮空間站的執行軌道產生影響的太空垃圾,以及清空後續發射任務的軌道空域。
坐回駕駛位的李明開始閉上眼睛,全力用念力感官來感受周圍的情況。
地面上看了一大堆的力學知識之後,李明已經對力場、磁場這些東西的瞭解深入了不少,再結合現在獨特的環境,李明對於這些知識的認知變得愈發的清晰。
青鸞號飛行途中遭遇到的各種細微的太空垃圾都在李明的控制下彙集到了回收網中,效率比之前高了不止一點半點。
實踐出真知。
當青鸞號完成了預定的軌道清理任務之後,李明的能力穩穩的上了一個臺階。
他現在有信心將失重的效果做到更好。
青鸞號在經過了減速之後,再次降落在了西北的軍用機場上。
一回生二回熟。
所有的接機處理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裡還專門建立了一個拆解車間用於拆解轉運青鸞號太空梭。
青鸞號的復飛成功之後,華國航天集團正式召開了一次新聞釋出會。
釋出會上,發言人通報了修改之後的未來幾年內華國的航天計劃,內容都是十分勁爆,振奮人心。
首先是天宮空間站將會繼續擴建,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升級之後的天宮空間站將會全方位超越原有的國際空間站,體型更大,容量更大,功能更強。
而等到三期擴建徹底完工,天宮空間站將會升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空港,集外層航天器發射、維修、養護於一體。
整體建築規模超過五百米,重量超過了2000噸。
其次是載人登月計劃大大提前,原定於2029年前完成載人登月的計劃修改之後,新計劃表裡載人登月被提前到了今年年底,最遲不超過明年的上半年。
同時華國還將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無人監測基地,依託月球這個前沿陣地進行小行星監測,做到提前預警。
接著就是為了應對未來的航空事業大發展,華國的預備航天員擴招計劃正式開始,第一批的名額五十人,條件符合的都可報名。
更遠一些的火星探測器、小行星帶探測器的發射也都安排上了日程表。
釋出會的最後,發言人強調了華國一直以來都是和平發展太空、利用太空資源的,這些計劃歡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參與,華國將會保證參與國家的相關利益,大家共同建設美好藍星,開發宇宙。
網友們看完相關報道之後,都是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
一夜之間,華國怎麼感覺都要殖民外太空了?
隨後大家又看了看華國航天集團首頁放出來的青鸞號的詳細資料,看著那個運載能力上面的150噸的時候,所有人只能在網上大呼‘臥槽!’
尤其是國外的各個航天機構更是大呼不可能,要知道人類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能源號’火箭和當初探月工程的‘土星五號’投送能力也不過才100多噸,而且這兩個超級大傢伙現在已經基本退出了舞臺。
現在在役的最大火箭是spacex的‘重型獵鷹’,近地投送能力也才60多噸。
而根據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