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煩惱(第1/2 頁)
不過兩三日的光景,從正月十二這天起,曲沃縣的人明顯變多了些,喬芸經常能見到腰間挎著腰刀的漢子三三兩兩地一起扛著野豬在縣城裡晃盪,挨個酒樓打聽價錢。
但是,其實在這個時候,各個在同檔次之間的酒樓收購野豬的價錢都差不多,就算再怎麼貨比三家,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這是當初鼎食記牽頭跟縣城裡餐飲行業一起下的規矩,就是為了免得有的店價格高了,獵戶們都把野豬集中在一家出售,導致別的小店沒活路。
那些經常來的獵人也有了自己不成文的規定,獵到最膘肥體壯的野豬就賣給鼎食記、桃花香之類的酒樓,瘦小一點的就賣給那些小酒肆。
近幾日縣城裡的行人旅客也慢慢變多了起來。他們有的人說著關中話,有的人談吐河洛雅音,也有不少人操著一口晉地方言。
縣令府邸。
一個丫鬟攬著裙子跨過角門,舉著手裡的信封,一路小跑,興高采烈的來到正院廂房。
“夫人!郎君來信了!”
甫一進門,那丫鬟氣喘吁吁地跑到盧氏跟前,將信遞過去。
“阿爹來信了?”一旁正依偎在盧氏身邊的繡東西的孟韶卿猛地抬起頭,“阿孃,快看看信上說了什麼,他們幾時回來?”
盧氏同樣很高興,她安撫了孟韶卿,連忙拆開信,一目十行。
“你阿爹說,十五前後他們就能回來了。長安到這裡不算遠,騎馬走得快些。另外你大伯、大伯母和哥哥姐姐們要回老家去,不跟著一起回來了。”
“太好了!”孟韶卿興奮地把手裡的針線撩開,摟著盧氏的脖子歡呼起來,一旁的碧月趕緊把繡繃上的針取下來放進針線盒裡,免得戳著主子。
“你這句太好了,是高興你爹和祖父回來,還是高興你大伯一家不回來?”盧氏頗為好笑的颳了刮她的鼻樑。
“都有!嘿嘿!”孟韶卿做了個鬼臉。
“你為什麼不喜歡你大伯一家呢?你四個哥哥姐姐不是挺疼你的。”盧氏摸著孟韶卿的頭,頗為好奇。
說起大哥這一房,盧氏還挺嘖嘖稱奇的。
大嫂趙氏的肚子是爭氣得很,第一胎懷了雙胞胎閨女,第二胎懷了雙胞胎兒子,為此她從前在婆母面前非常長臉,從前跟夫君回孟家老家祭祖的時候,那些個七大姑八大姨對趙氏都非常敬畏。
趙氏是個明理的,讓自己丈夫趁著孟二郎上任一起過來,看看能不能讓自家丈夫謀個差事。奈何孟二郎對自己大哥是什麼水平心知肚明,根本不敢讓他去衙門裡當差,只讓他去做一些跑腿的差使。比如縣衙院子裡的地磚鬆了,就讓他負責去採買石料,監督整修。
孟大郎一開始對此頗有怨言,埋怨弟弟為什麼不讓自己直接做個小官噹噹,哪怕帶一班不良人也行,還是趙氏好一頓教訓,讓他別好高騖遠,他才安分下來。
生過四個孩子,孟家傳宗接代的頭一號功臣,背後有整個孟家撐腰,只要不犯七出,孟大郎就畏妻如虎。
“好什麼呀,你是不知道那兩個姐姐有多煩人!”孟韶卿一提起上頭那兩個姐姐就彷彿要把一口銀牙咬碎一般氣惱。
“你們發生了什麼口角不成?倒是沒聽你提起過!這個縣令府是你爹你娘當家,若他們讓你受委屈你儘管跟我說。”
“倒也不是。”孟韶卿悶悶不樂道:“阿孃你從前沒發現麼?那兩個阿姐就愛學我!阿孃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愛與別人一樣,為的這個我才求你給我尋能教我彈瑟的!她倆倒好,不學琴不學箏,不學笛子不學蕭,偏偏跟著我也學起瑟來!”
盧氏說道:“這恐是你想多了,你大伯母跟我說過,她請不起別的西席,才讓你兩個姐姐蹭一蹭你的先生。你兩個姐姐知道機會來之不易,可比你用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