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帝賜字,天子純臣(第1/2 頁)
唐瑛要去面聖,這讓唐瑁心頭一震。
他這個前會稽太守,做夢都想著能被劉協看上,到許都朝中為官。
“瑛兒,阿父剛才的話,在陛下面前,可千萬莫要提起。還有,若是陛下問起阿父.....要多多美言。”
唐瑁邁著老腿,跟在唐瑛的車駕旁邊,來回的叮囑嘮叨。
唐家子孫不成器,他只能豁出這一張老臉,想著讓劉協照顧一二。
“阿父,其實唐家以後怎麼樣,又豈是阿父一人能左右的,就算跌落到了寒門,只要後輩的子孫有出息,未嘗不能再興家族,要是唐家子孫沒有本事,那家族散了又如何?”
唐瑛掀開車幔,看著氣喘噓噓的唐瑁,勸說道。
“唉!為父熟讀史書經倫,豈會不知這個道理,唐家終不是傳承累世的大族?”唐瑁長嘆了一聲,將頭上的冠帽遞了下來,這個族長當得太累,他實在不想當了。
許都,皇宮。
皇帝劉協一臉疲倦的從尚書檯回到皇后伏壽的寢宮。
大司空曹操雖然不在許都,但朝堂大權依舊被曹操的人掌控著。
荀彧、荀攸、賈詡、劉曄、郭嘉五大謀士之中,只有荀彧對劉協這個皇帝還有幾分同情之心,其他四人,包括宗親劉曄在內都不值得信任。
難得一次朝議,所議之事在呈給他之前,早就議定,這樣的傀儡皇帝,讓二十出頭,還有雄心壯志的劉協感到很是窩火。
“陛下萬萬要冷靜,這宮中不比以前....。”皇后伏壽緊緊的靠著劉協坐著,神態親密,目光卻是幽冷如冰。
建安五年的那一場宮變,就在眼前。
伏壽清楚的記得,宮中親近劉協的人,一個個被殺,新補充進宮中的侍者、宮婢,又不知其底細根角,萬一告密,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天下諸臣,又有誰是忠義之士?”劉協長嘆息一聲,也只有在皇后伏壽麵前,他才能卸下偽裝,說一說心中鬱悶。
“陛下,弘農王妃進宮了?”伏壽陪著劉協互訴了一會愁腸之後,說起弘農王妃唐瑛到了許都之事。
“皇嫂來了?可有什麼難事?唉,梓童辛苦一趟,代朕見她一面,若是財帛有需,儘量賜予就是。”
劉協點了點頭,對伏壽說道。
唐瑛是弘農王劉辯的妃嬪,身世可憐孤苦。
劉協下意識的以為,唐瑛這次前來,是來求助他幫忙的。
“陛下可記得,弘農王妃有一族中表弟,被陛下詔為房陵太守,如今成事了.....。”伏壽上前,替劉協整理著袍服,輕聲細語。
“梓童說的是魏石,他竟有如此本領?”劉協面露驚?神情,他之前下詔任命魏石為房陵太守,只是一個試探,沒想到魏石還真的成了事。
“陛下,有機會的話,妾身會和弘農王妃說一說魏太守之事。”伏壽幫著劉協寬衣之後,即帶著宮婢離開。
她與唐瑛見面,屬於女眷之間的私下聚會,平日裡,伏壽與朝中重臣的家眷也有接觸,引發的關注不大。
為了掩人耳目,伏壽還特意邀請了朝中重要官員的內眷,在宴席之間,兩人避開眾人,唐瑛遂把魏石要取表字之事說了出來。
“魏太守還沒有表字,皇嫂的意思,是想要陛下來賜字,這事可成,要是陛下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
聽到魏石有求於劉協,伏壽很是高興。
要是原先的唐瑛,伏壽也不會多麼重視,但現在不一樣了,魏石剛剛擔任了房陵太守,有了一郡的實權。
房陵距離許都並不遠。
伏壽記得,這個魏石在年初的時候,甚至還帶兵到穎川郡走了一趟,據說還打敗了一支曹軍部隊。
既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