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妃表姐,改姓(第1/2 頁)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只有真正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創業之艱辛。
建安七年的魏石,剛剛在這個亂世立足,房陵太守的位置,也是他融入漢末三國的第一步。
為了能夠儘快的提升實力,魏石就像後世的小企業家、小老闆,恨不得化身三頭六臂,恨不得什麼關係都用上,吸納人才、籌措資金和擴大規模。
劉表的羊毛,魏石準備要好好的薅一把。
劉備那裡,他也沒想過放棄,新野一帶的百姓,能早早的遷居到房陵,避過幾年後的大難,也是莫大的一件功德。
仁義兩個字,說出來容易,真正做到很難。
魏石只希望,能保持初心,儘可能的保護好身邊的人。
魏小娥、韓金一行在榆樹灣、韓家灣、鄧家灣等村落轉了一大圈,他們的迴歸,讓周圍熟悉的村民一下熱絡起來。
“咦,小娥出落得越來越漂亮了,看來石哥兒發達了?”
“什麼石哥兒,那是一郡太守,我們要是見到了,要叫一聲使君?”
“使君,哎呀,早知道是這樣,我當初就應該跟著去房陵,說不定這會兒,也能和韓金這小子一樣,錦衣還鄉。”
......
村人見識淺薄。
平日裡外出的次數有限,能認識的人,也就是附近村落的鄉人。
當看到魏小娥、韓金等早先遷走的人風光回來後,他們本來安逸的心裡,終於不再平靜。
鄧家灣鄧氏宗族的族老,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後決定族中分出一支搬遷到房陵,其餘的人則繼續留在新野生活。
這種宗族分支的做法,在漢時很是普遍。
至於說,以後是分出去的旁支發展的好,還是主支發展的好,則一切要看造化,誰也不能保證。
“小娥姐,石....大哥真的當太守了嗎,那是多大的官,有新野城中.....的劉皇叔大嗎?”五歲的鄧艾跟在魏小娥的身後,一臉好奇的問東問西。
他有口吃之症,在村裡頗受欺凌,也就是魏小娥同病相憐,對他頗是照顧。
這一次鄧氏分支,鄧母權衡再三,最後選擇了去房陵求活,而同宗的族叔鄧範則選擇了留下。
為了有個區分,鄧艾的名字被正式的列在了鄧家的族譜上。
“哪一個大,我不知道,不過,我阿兄的本事,可大了,聽我嫂嫂說,等再過幾年,阿兄也許就能做到刺史了?”
魏小娥驕傲的說道。
她其實也不太清楚魏石和劉備哪一個官大,但本著關係親疏的原則,自然是力挺魏石了。
“刺史?刺史是多大?我要是跟著石哥兒,那也能和金哥兒一樣當個隊率了。”鄧艾小小的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
隊率。
只是大漢軍中最低階的職務。
此時的鄧艾,還不知道,他以後的軍職,會比隊率大了不知多少倍。
——
穎川郡,偃縣。
唐氏族長、前會稽太守唐瑁帶著一眾族老來到別宅,一臉不情願的來見弘農王妃唐瑛。
雖然是父女,但唐瑁和唐瑛的關係並不怎麼好,因為弘農王劉辯死後,唐瑁出於唐家的利益,曾經強烈要求唐瑛改嫁他人。
廢帝劉辯的妃子。
唐瑛的這個身份,讓眾多渴望成為劉辯連襟的男人趨之若鶩。
有些特殊癖好的男人為了得到唐瑛,甚至下了大本錢。
唐瑁是個勢利之人,況且他又不只唐瑛一個女兒,對這等賣女求財、奇貨可居的情形自然舉雙手贊成。
只可惜,改嫁這件事情遭到了唐瑛的強烈反對,她清楚的記得,劉辯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