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乞活營(第1/3 頁)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
光和六年。
眾人剛到九原的第二年,天子大赦天下,蔡邕也被赦免,便起身返回洛陽,張楊本想讓張安一同前去,但張安知道洛陽不是個安穩的地方,而且自己的計劃推進的非常順利,張安也並不想拋下這一切,於是便沒有跟隨蔡邕,而是和張遼一起回了晉陽。臨別時蔡邕與二人相擁而泣,雖然只相處了一年,但蔡邕已經把張安張遼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
如今,張安藉著張楊名頭,解憂酒肆已遍佈幷州各郡,灼酒更是宣告遠揚,跟著商隊的腳步,銷往全國,甚至已經成為了皇室招待外國使臣的專用酒。
胡人就更不必說了,不誇張地講,就因為這灼酒,胡人劫掠的頻率都降低了很多,因為張安讓韓明公開宣揚,對諸邊郡行劫掠的胡人部落,皆不能買到灼酒,這方法十分有效。
張家也憑著灼酒的買賣,結交了不少幷州大族,如今亦有良田數百頃,佃戶上千,只論實力的話,和祁縣王氏等大族相比,也不遑多讓。
張安如今已經快十三歲了,幾年來沒有一天落下鍛鍊,身材已十分結實,那靈寶弓,雖然還拉不滿,但也能開大半了。一手射術也日漸成熟,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百步之內命中率能達到9成。
張安長得雖然說不上帥,但也頗有英氣,最近兩年,也漸漸有人知曉,他才是張家迅速崛起的背後推手,加上又師從蔡邕,隱隱有些天才之名傳出,而且父親張楊備受丁原信任,已不時有人向張楊提起婚事。
不過張安現在可一點沒有心思想這些事,因為最近他終於開始看到一些頭戴黃巾的太平道徒眾,打聽一番才知道原來這太平道如今已遍佈天下,但不知為何,董卓曾下令打壓太平道在幷州的傳道行為,所以直到光和四年董卓調任河東太守時,太平道才得以在幷州開始發展。
張安根據打聽到的情況推測,黃巾起義應該就快到了。
所以,張安也準備正式在那五百士卒面前亮相了。
這五百士卒,正是張安讓韓明組建的,不過實在湊不齊八百,張安又不想濫竽充數,便將人數定在五百,成軍已然兩年,吃穿不愁,每天的生活只有訓練,如今個個精壯無比。
張安考慮到自己年齡尚小,擔心無法服眾,起初的一年一直是讓韓明訓練他們,不過韓明雖武藝不俗,卻不會練兵,所以這一年裡張安只讓韓明按照自己教的方法,讓士卒們錘鍊體魄。
所謂方法,也不過是張安憑著對看過的現代軍隊紀錄片的記憶,拼湊出來的,比如負重越野、折返跑等,再加上俯臥撐、引體向上這些基本的鍛鍊方法。
直到兩年前,張遼也快十五歲了,而且這幾年身體猛漲,比張安高出整整一頭,儼然一個成年壯漢,於是張安便讓張遼去訓練他們,畢竟張遼在歷史上可是著名的良將,張安也願意相信他。
經過張遼兩年的打磨,如今這支軍隊已經算得上是精兵了,體能、力量、速度、紀律都十分出色,不過張安總覺得,還缺點…靈魂,或者說軍魂,這也是張安決定亮相的原因。
這一日,張安在張遼的帶領下,走上了校場內的高臺,下方,五百士卒正光著上身練習著長槍刺殺,頗有氣勢。
高臺上,張安站在最前方,張遼與韓明在身後兩側。
張遼抬手示意身旁士卒,揮動手中令旗,幾名百夫長看到後,立即大喝道:“停!”
看得出張遼把他們練的很好,聽到命令,不過幾秒,士卒們迅速收回長槍,站在原地。
“今天,給你們介紹下這支軍隊的主人。”張遼對著臺下計程車卒一字一句地說道,語氣中聽不出情緒。
張遼如今已經十七歲,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發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