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求追讀收藏)(第1/2 頁)
呂布是將自己的祖宅給了蔡邕等人暫住,他全家早已搬去晉陽,庭院內,張安與韓明正在交談。
“韓明,我們不去朔方了,就停留在九原,你可以帶著你的人自行離去了,不過,我會讓父親查明你家情況,若你再動什麼歪心思,別怪我心狠手辣。”張安冷冷地說道。
“公子為人寬厚,願意饒我與兄弟們一命,韓明不甚感激。”
韓明畢恭畢敬地低頭拱手,雖相處不久,但他已經不敢再將張安當作八歲孩童,小心翼翼地說道。
“不過…如今公子手下僅剩一百餘人,穆順將軍已故,大小事宜皆無人照看,韓明得公子饒恕撿回一條性命,願為公子手下一名管家,我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若是看家護院,打點四周,還是可以的。”韓明繼續說道。
張安正頭疼手下沒人能用,自己的想法無法執行,張遼雖然成熟穩重,但畢竟在大家眼裡也只是個小孩兒,穆順不在,自己確實不太使喚得動剩下這一百多號人,蔡邕又一心撲在撰寫歷史上,無所謂手下這幫人幹嘛。
如今韓明自己送上門來,雖不知道他本事如何,但一個混跡江湖多年的刺客殺手,總該還是有些本事,而且這些天相處下來,張安對他的印象還不錯,為人算得上善良,一路上碰到的受災的流民,總會給些糧食錢財。
而且,這韓明還是個“憤青”,每每看見流民,總要抱怨兩句世道不公,皇帝昏庸,估計等黃巾起義的時候,這小子是第一個響應的。
“好啊,不過你以後少說那些憤世嫉俗的話,先生一心為漢,若聽見你那些話,肯定是留不得你的。”張安痛快答應了。
“多謝公子,韓明另有一事相求。”
“你說。”
“我那兒子韓龍,如今已七歲,可否讓其為公子座下書童,可為公子執筆研墨。”
好傢伙,這蔡邕是有多出名啊,天天有人想把兒子往這送。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不瞞你說,阿遼當初便是以此為由,與我一起讀書的,但先生如今與阿遼親近,並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阿遼自己聰明,才能獲先生教導。我願意讓你兒子當我的書童,但能不能得到先生青睞,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了。”張安實話實說。
“小人明白,謝公子成全,至於日後之事情,便看小兒自己。”韓明雙膝跪地,對著張安行了個大禮。
張安看著韓明,心裡歡喜,第一個五年計劃,啟動!
一個月後,九原開了一家“解憂酒肆”,只賣一種酒,叫做“灼酒”,名副其實,比起市面上的其他酒要濃烈許多,一口下去喉嚨有中有灼燒的感覺,即使酒量再好的人,一罈下去,都不免有些頭暈眼花。
這酒自然是出自張安的手筆,從晉陽出來時張楊給帶了一筆錢,不過扣掉平常的開銷,也沒剩多少了。
所以張安的“五年計劃”第一項便是積累資本,有了錢,才能買糧食、養私兵、造兵器…有了錢才有之後的一切。
張安最先想到的是造紙和制細鹽,畢竟之前看過的穿越小說基本都是靠這兩項發家致富的,但張安想破頭也想不起這倆東西的製作原理,就放棄了。
直到一天他不小心喝了一口酒,發現味道很淡,就和米酒一樣,馬上就想到了蒸餾酒,回家便做了個簡易的蒸餾器試驗,因為無法掌握溫度,還不能把酒和水很好地分開,所以遠不如真正的白酒,嚐起來也就二三十度的樣子,但和現在的酒比起來已經足夠好了。
之後張安便讓韓明找工匠製造了大型的蒸餾器,從外面收購酒水,再蒸餾濃縮,把酒肆開了起來,每天生產的量非常有限,卻反而變得物以稀為貴,半個月的時間,張安就賺了五萬錢。這還是在產量有限的情況下。
下一步,便是自己釀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