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救紅昌,遇趙雲-1(求追讀收藏)(第1/3 頁)
冬天過後,張楊便帶著張安動身前往祁縣,拜訪王氏族長王隗。
太原王氏有眾多分支,其中以祁縣王氏為首,其次是晉陽王氏。王隗三弟王允,如今又剛剛被當朝司徒徵召為侍御史,祁縣王氏於是徹底坐穩太原乃至幷州第一大族。
張安的母親出身雲中王氏,雲中王氏便是祁縣王氏某一代的庶子所建立的分支。
不過歷經多年,兩家的血緣關係已經很淡,關係也逐漸疏遠。
直到近幾年,張家日益強盛,張楊身居太原郡都尉丞,張家的灼酒更是風靡全國,日進斗金,王隗便有意拉攏張楊,張楊自然也願意和王家攀上關係,於是張楊便打算親自前去拜訪。
“父親,到了王家,我是不是問個好就可以走啦?”張安實在是不喜歡這種場合。
“當然不可,我們此行是為了和王家打好關係,你是張家未來的主人,當然要和王家眾多同輩多多交流。”張楊有些無奈地說道。
“安兒,你切記不可像平日在家一般隨便,王家底蘊深厚,如今王允又官拜侍御史,我這小小的都尉丞在他們眼裡可算不得什麼,若是有所得罪,我們張家在這幷州可不會好過。”張楊緊接著叮囑道,兒子哪裡都好,就是不講禮數。
“好啦好啦,知道了父親,我一定畢恭畢敬,少說多聽。”張安有些撒嬌地敷衍著,來到這個世界已經4年多了,對張楊這個父親也親近了許多。
“你啊,何時能學學阿遼,若能有阿遼一分的沉穩,我都可放心了。”張楊搖了搖頭說道,知道張安是在敷衍自己。
不過自己的兒子天資卓越,又師從蔡邕,小小年紀便創制灼酒,讓張家在幾年時間裡就能受到各個大族的重視。
還有那還田之法,雖未見有何好處,但也讓太原郡內百姓對張家頗有好感。
這些都讓張楊十分自豪,張楊本身出身微寒,這些繁瑣的禮數自然也不重視,只是當官之後不得已為之,所以也不再嘮叨張安了。
晉陽距離祁縣不過一百多里,不過此行張楊帶了很多禮物,包括整整一車的灼酒,所以走的並不快,一行人走了四天才到。
眾人行至王府門口,張安不禁感嘆,這王家的塢堡是目前自己見過的最大最豪華的。這大門都快趕上城門了。
整個塢堡目測上去長寬都有一百米不止,四個角各有一個角樓,圍牆也有四五米高。
站在外面便能看見院中高高聳起的望樓,望樓頂部掛著一面大鼓。這塢堡看起來可以容納上千人。
張楊親自上前敲門,一位老者開門相迎。
“我乃張楊,特地前來拜訪,煩請先生通報一聲。”張楊拱手道。
“可是都尉丞大人?我家老爺昨日外出,今晚才回來,老爺已叮囑過我,還請大人先行入前廳等待,我令下人準備些茶水。”老者朝張楊恭敬地回了個禮說道。
“多謝先生,我等此行備了些薄禮,煩請先生差人運入府裡。”張楊說完就向著張安張遼等人招手準備進門。
“父親,即然主人還沒回來,我便和阿遼出去逛逛,等他回來了你再差人叫我。”張安說完不等張楊回答便拉著張遼跑開了。
“安兒!先生莫怪,犬子年紀尚小,有些貪玩,待我差人將其喚回。”張楊對著老者抱歉道。
“素聞張家公子天資非凡,頗受伯喈先生賞識,如今一見,確實不凡,張大人不如先行進府歇息。”老者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張楊心道,這老者一言一行禮數週全,不愧是祁縣王氏,連個小小的管家都這般不凡。
老者將張楊帶到前廳,交待左右下人照顧好客人,便先行退出,進了後院的房間。
“老爺,張楊已到前廳,觀其言行,雖能看出他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