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張元林成為研發車間話事人,建立五個專案小組狂推進度(求全訂)(第1/2 頁)
在現場,一大群工程師十分默契的選擇聲援張元林,去對付持續針對並想方設法趕走張元林的那六名自以為是的傢伙。 而這六名工程師面對眼前的情況已經是臉色慘白,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因為他們不管說什麼,都會引來更多人的聯合聲討。 工程師們大多都因為自身的技術水平而有些心高氣傲,所以彼此之間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像一般工人那樣扯皮聊天,以朋友好兄弟相稱。 因此這些工程師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只能說比較和睦,反正遠沒有到有人出事,會引起全員支援的程度。 但事情到了張元林這邊就不一樣了,一個機修工,還是昨天下午才過來的人,都沒和研發車間裡的工程師們混臉熟,更別說叫出名字了。 可張元林都沒說什麼,這些工程師們就自發的支援張元林,為張元林說話,為他去噴,去懟,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的維護張元林,只為能讓張元林繼續留下來。 而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張元林的思路給了他們極大的啟發,也為他們指引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所以張元林必須留下,協助他們完成這個研究專案! 這個時候,張元林是什麼身份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他的想法對這次的專案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可以說是不可或缺。 至於那六個心胸狹窄,目光短淺的傢伙,相信這裡已經沒人歡迎他們了。 就算他們是工程師又如何,看看周圍的這些人裡,誰不是呢? 最關鍵的是,張元林提出了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設想。 他觀察過這兩臺裝置,整體的功能,設計還有構造都差不多,說明這兩臺裝置肯定有一臺是改良最佳化過的。 也就是說,只要弄清楚其中一臺裝置的先進之處,那另一臺裝置就很好處理了,無非就是在原基礎上做加減法。 這麼一來,那六名工程師就更加沒啥用了,反正他們就琢磨了無足輕重的表象,根本不及張元林帶來的模型半分。 現場只要不是故意裝傻充愣的,都能看出來這六名工程師想趕走張元林,可張元林才能對他們的研究提供幫助,這六個人留下來屁用都沒有。 所以,你們這六個沒用的傢伙要趕走張元林,那我們就先趕走你們! 事情鬧到這一步,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尤其是前來視察的領導們發現自己被耍了以後,一個個都憋著怒氣,作為領導當眾打罵人不可取,但他們有權利對某些人的職位和崗位做出調整。 最後,由楊廠長出面,臉色陰沉的宣佈了這六人的結局。 “從現在開始,你們都給我去隔壁試驗車間當操作工,沒有我的允許不準回到研發車間!” 那六名工程師一愣,一個個欲哭無淚,表情像是吃了屎一樣的難看,同時心裡也後悔不已,想著自己為啥非得去針對一個機修工呢? 現在好了,不僅和距離自己最近的榮譽失之交臂,還被強行降職降級降薪,然後去的還是隻比鍛造車間略好一些的試驗車間! 聽著楊廠長的宣佈,又看了一眼這六人彷彿死了爹孃一樣的悲痛神情,張元林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心裡直呼痛快。 哎呀,這下子舒服了! 各位,恭喜你們如願以償了呀,以後終於不用再看到我嘍! 張元林知道試驗車間是什麼情況,因為他曾經也來過試驗車間修理裝置。 按理說隔壁就是工程師聚集地,找他們修也行,張元林還找機會問過試驗車間的操作工人,得到的回應都是工程師們太忙了,都沒時間。 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工程師們是忙,是要各自負責相關的專案,但搞研究這種事兒不像搞生產,時間上沒有具體定數的。 有些東西可能一下子想通了,幾天就能搞定,但有些東西可能絞盡腦汁琢磨一年也得不出期望的結果。 反正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說這件事兒必須多久幹完,必須做到什麼程度,都沒有具體的定數,因為搞研究,搞創新本來就是個未知數。 所以,這些工程師們可以很忙,也可以不忙,甚至一邊搞研究一邊划水摸魚,誰知道? 除非是那種多方共同關注的重大專案,這就沒法兒偷懶了,因為會時不時的有人來督促和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