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4 頁)
在調研的基礎上,顧實擬出主菜選單。張歆從中選出十二道,加上穗娘擬出來的冷盤點心甜湯單子,拿給程啟和薛伯看。他二人加了幾道這邊宴客少不了的套路菜。添添減減,修修改改,反覆了一次,定下初稿,送同知府審查報批。
拿回來的選單,再讓顧實和穗娘,一樣一樣鋪寫開,列出主要材料,輔助材料,調料,要多少,哪樣自家做,哪樣外面買。
記錄清單,從詳細單子裡整理出採購目錄都是小羊和青青在做。這工作聽著高深,技術要求其實不高。兩個孩子一開始吃力,戰戰兢兢,一會兒這個字不會寫,一會兒那個數記錯了,好在兩個人一起做,有事商量,互相也有個對照,再有自家大人不厭其煩的指點教導,慢慢也就上手。最後交出來的單子,張歆一核算,除了該合的一些項沒合起來,竟沒什麼錯。
張歆大力稱讚一番,又特意讓顧實穗娘做了她兩個愛吃的,擺了一桌,一大家子一起給她們慶功。
小羊青青興奮的小臉發紅。小羊靦腆羞澀地垂著頭。青青則高高地仰著頭,兩眼亮得發光。
小強樂呵呵地替姐姐高興,抓起一根他自己愛吃的滷雞腿放到小羊碗裡,借花獻佛。小羊愛吃雞翅膀,可還是高高興興地接受弟弟的好意,吃了那根雞腿。可惜,她胃口小,等媽媽特地做的粉蒸排骨上桌,小羊嘗了一口就吃不下了。
阿福懂事了不少,見兩個姐姐幫著做事,那麼有成就感,也要求幫忙。
張歆想讓自己的班底專心於&ldo;特色菜&rdo;,就同程啟商議又找了個本地廚子,負責宴會的本地菜。後勤部也開始招人。擇菜洗菜,洗碗刷盤,這些外圍活計,做得不好要拖廚房後腿,得派個自己人去盯著。
四個大人顧不了那頭,張歆喜歡青青伶俐潑辣,有小管家婆派頭,準備派她去管臨時工。丫頭小紅和阿福跟著去,給她添四隻眼睛四個耳朵,也給她壯膽幫腔。
雖然張歆親自到場,為她立威,話說青青剛上任,還是遭遇了嚴重的年齡歧視。好在小丫頭見過世面,又得張歆打氣指點,母親穗娘薛家阿公撐腰,有思想準備,沒給哄得迷糊,也沒給氣得哭,嚇得跑,穩穩噹噹地呆住了,揪了兩個鬧事不幹活的,報告張歆開除了,又給情節不那麼嚴重的幾個記了過。那些人意識到張歆真把這孩子當大人用,不是鬧著玩,方才老實了。
張歆也不是由著小孩子胡鬧,自己隔一陣會突擊巡查一下,大面上對那些人的表現有數,因而有糾紛時能處理得公平。程啟薛伯有時看到青青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樣子,也覺得有趣,意味不明地稱讚張歆:&ldo;知人善任。&rdo;
張歆惦記著找陳大少奶奶買塘泥的事,卻總抽不出空親自走一趟。
還是薛伯偶然說起,張歆才知道陳大少奶奶手中有六七十畝魚塘,一兩年總要放幹水,挖一次塘泥。薛伯種花種糙,每年都要向陳大少奶奶討些塘泥回來。這挖塘泥,往往都在新年前,塘裡的魚賣得差不多的時候。
陳大少奶奶要管家,又逢事多繁忙的季節,不會到泉州來。買塘泥,事情不大,可連熟人也算不上,先前找房子,還承了陳大少奶奶一份大情,這事那事的,還沒登門好好謝謝人家。畢竟是求人的事,不好託人傳話。
突然想到青青都能獨當一面了,小羊也該放出去歷練歷練。
於是乎,最近一個宜出行的日子,小羊由薛家一位年長穩重,去過幾次南安縣城陳家的僕婦的陪同,攜了一籃自家做的糕餅糖果,登上相熟的車行僱來的車,往南安縣城而去。
陳大少奶奶正在分派年前大掃除的任務,卻也沒讓小羊久等,很快就見了她。
小羊行過禮,代表一家人感謝陳大少奶奶幫忙找到房子,使他們能夠很快在泉州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