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1/2 頁)
毛利方面軍已料到春天羽柴秀吉必來攻城,於是這年正月,長於外交的隆景把疆界上的七位城主邀至備後的三原城,以穩定眾人之心。
&ldo;不知各位作何打算?&rdo;
隆景環視七位城主,禮貌地問道。七位不食毛利家的俸祿,是毛利領內的同盟者,具有半獨立性質,所以隆景需要摸清眾人的想法。
&ldo;倘若羽柴引兵來犯,我等雖城小兵寡,也將不惜性命,據城抵抗,願以一死報效毛利公,將軍毋須多問。&rdo;
七人似乎都是毛利的忠實盟友,剛直不阿的志士。隆景聽眾人發誓,放下心來,遂重整杯盞,大宴七將,商議如何防禦敵軍。議罷,隆景各賜腰刀一口,七將拜謝,一長者上前一步,說道:
&ldo;待凱旋之日,我等重聚三原城。還請將軍為大家擺酒慶功!&rdo;
&ldo;在下以為不然!&rdo;
有人提出異議。說話人身材魁梧,面容清癯,聲音深沉,乃備中高松城城主,清水家治。高松城距離秀吉的岡山城最近。
&ldo;羽柴軍有三、四萬之眾,足可塞滿山陽大道。在下城小,禦敵力量有限,萬一擋不住敵軍,鄙人將頭枕城牆而自殺,以報毛利公多年的護庇之恩。似如此,來日凱旋慶功,恐難以再見諸公!&rdo;
宗治一席話,使隆景異常感動,當即說道:
&ldo;萬一足下玉碎,毛利家將立將軍一子,世代保護,決不食言!&rdo;
卻說宗治和其他諸將一同回到備中疆界,登上高松城,準備禦敵。不久,毛利援軍抵達高松,將領有林三郎左衛門、鳥越左兵衛,松田左衛門,末近左衛門,中島大炊助,片山助兵衛,長沅元之丞等,包括當地軍兵共約五千人。作為毛利氏的前線要塞,高松是最大的城堡。
岡山的秀吉已有精神準備,知道不會輕易拿下高松。憑清水家治的性格,軍兵計程車氣和城中的防備,假如貿然攻城,需要付出一萬人的代價。
秀吉首先謀求和平解放,利用外交手段,勸宗治投降。黒田官兵衛精通此道,秀吉令官兵衛為正使,蜂須賀小六同行,即刻出使高松城!
事前,秀吉遣快馬從安土討來信長的親筆信,書中說:
&ldo;倘若歸順織田家,賜給將軍備中、備後兩國。&rdo;
宗治鄭重地拒絕了,秀吉令使臣帶上自己的書信,再次敦促宗治歸降,宗治仍不從。
勸降不果,不得不訴諸武力。四月十四日秀吉出兵備中,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十八天內迅速剷平了七座城池中的富路城和冠山城,繼而分別圍住加茂,日煙,松島和庭瀨四城。只要佔領主城高松,以上四城將不戰自潰。
秀吉把中軍大營紮在龍王山,高松城近在咫尺。從山頂大營俯視山下,可以看到高松城的城郭躺臥在盆底般的田野裡,城牆微微隆起,蒼松翠柏給小岡塗上了一層墨綠。城內旌旗林立,每座哨樓都站滿了士卒,軍兵往來穿梭,情緒振奮,昂然有血戰到底的氣勢。
高松城的四周是一片莊稼地,泥田中僅有一條小道通向高松城正門。這是唯一的路,路面狹窄,猶如獨木橋,只能透過一人一騎!
&ldo;攻下此城恐怕需要兩年!&rdo;
官兵衛沒了主意,只有嘆息。自古一來,領兵徵戰,沒有比攻城再困難的了。此前,本願寺軍固守在攝津的石山城,織田軍攻打了五年,也沒有得手。信長只好請朝廷出面調停,最後才勉強握手言和。看來攻下高松城,最快也需要兩年的時間。
&ldo;本願寺便是例證!&rdo;
&ldo;不錯,本願寺是花了五年時間。&rdo;
秀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