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慕容垂不同意的原因,有文章認為是慕容垂正打算對翟魏及西燕用兵,不想在這個時候再樹一個敵人,開闢第二戰線。不過自387年慕容垂南征齊魯之後,後燕已經好幾年沒有進行過真正的重大軍事行動,奈何早不急,晚不急,偏偏這個時候就忙不過來了呢?而且後燕對翟魏的滅國性徵伐,發生在晉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二月,距現在還有一整年時間,所以這個因素可能不是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恐怕還是慕容垂對慕容麟的話沒有在意,低估了自己這位侄外孫,所以他在後來給不成材的兒子慕容寶找個練手目標時,才會選擇拓跋珪。
七月二日,慕容垂離開中山,前往範陽(今河北涿縣)巡視。就在慕容垂不在中山時,一次影響到後燕與北魏兩國邦交的重要事件發生了:拓跋珪派他的同母異父的弟弟拓跋觚(讀音為&ldo;姑&rdo;)為使節,前來後燕朝貢。當拓跋觚到達中山時,主持朝政的太子慕容寶對北魏所送貢品的質量和數量表示不滿意,便擅自作主,將拓跋觚扣下為人質,然後擺出一副綁匪的口氣,叫拓跋珪用良馬來贖人!
因為史書記載不夠詳細,&ldo;綁匪&rdo;慕容太子的開價是讓人有點看不明白的地方,究竟是說向北魏索要大批戰馬供國用;還是當時拓跋珪有一匹特別有名的好馬,慕容寶想據為已有,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是前者,那麼慕容寶雖然行事蠻橫,還算有點兒公心;如果是後者,只是為滿足自已&ldo;聲色犬馬&rdo;的高品位生活,慕容太子的做法就更象個小丑。
拓跋珪也不是嚇大的,聞之大怒:想訛我,哪有那麼容易的?這個未來的梟雄一發狠,不但不送馬,連弟弟拓跋觚的死活也不管了,立即宣佈與後燕斷絕關係。而且拓跋珪也不單純頭腦發熱就什麼都不管了,考慮到與後燕的臉皮既已撕破,單靠自身的實力可能也難以同慕容垂抗衡,拓跋珪立刻又展開縱橫外交,派心腹謀士長史張袞到西燕與慕容永尋求結盟。
這件事雖然是太子慕容寶惹起的,但等到慕容垂回來知曉前因後果,責罵也沒有用了,北魏與後燕讎隙已成,無法挽回了!慕容垂也不願向乳臭未乾的拓跋珪示弱,遂決定仍然將拓跋觚扣押下來,留在鄴城看護起來。
拓跋觚也不是個庸碌之輩,史稱其&ldo;勇略有膽氣&rdo;,在鄴城沒呆多久,他便悄悄與左右數十騎策劃,襲殺監視他們的後燕官員出逃,但隨後被慕容寶派軍追捕,又給抓了回來。慕容垂欣賞他的膽識,也憐惜他的遭遇(慕容垂自己是過來人嘛),所以並不責備他,除了不讓他回北魏以外,待他更為優厚。拓跋觚後來也只得斷了回國的念頭,專心在中山求學,&ldo;誦讀經書數十萬言&rdo;,後燕的學者們都很敬重他。
拓跋珪與拓跋觚的母親賀蘭氏夫人得知小兒子被後燕扣留,而長子又與後燕絕交,愛兒再也回不來後,思念成疾而病倒。五年後(公元396年),這位偉大的母親帶著對兒子的無盡眷戀離開了人世,享年四十五歲(同年,慕容垂逝世)。
拓跋觚在中山的學術生涯持續時間並不太久,賀蘭太后死後又過了一年,因慕容垂已死,拓跋珪率領的北魏大軍對後燕發動了全面大規模進攻,慕容寶屢敗之後棄城逃跑,中山城的控制權落入後燕宗室慕容祥之手。慕容詳在中山自立為帝後,為了表示自已與北魏不共戴天的堅強決心,決定讓拓跋家的人流點血,下令將已被扣押了六年的拓跋觚處死。這樣,拓跋觚終於被&ldo;撕票&rdo;,再也沒能回還故鄉,只是不知他能否與一年前去世的慈母相見於地下。
衛辰授首上
賀蘭部滅亡後,北魏周邊的大部份部落都已臣服,仍然與北魏為敵的,只剩下了鐵弗部的劉衛辰,以及鐵弗部的附屬,此時還不太起眼的柔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