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蔡邕將槓桿右邊的小石留下,又在左側放了幾塊小石子,取捨之間,木棍橫空水平。
&ldo;蔡公別出心裁,然卻違揹我之題目,只准意動右邊小石,卻不能增添其他石子。&rdo;丁靖見蔡邕讓槓桿水平後,卻是笑著說道。
蔡邕聽得老臉一紅,連忙將槓桿上的石子紛紛丟棄。
最後,還是蔡琰這個女子心思較細、心靈手巧,反覆意動右邊小石後,終於讓槓桿答道水平狀態。
&ldo;成功了!&rdo;看著槓桿水平,蔡琰忍不住驚喜叫道。
丁靖見此行狀,亦是微微一笑,卻是將左邊大石向後意動稍許,頓時槓桿再次向左側傾斜,瞬間失去水平之狀態。
見丁靖將好不容易水平之後的槓桿就要毀去,蔡琰大驚,驚呼道:&ldo;不要碰!&rdo;
可是卻已經為時已晚。
&ldo;將軍,這是作甚!&rdo;蔡琰明目怒視丁靖,不知丁靖為何毀去自己辛辛苦苦弄好的水平槓桿,不禁嬌喝道。
看蔡琰如此較真,丁靖也是老臉一紅,卻沒有道歉,而是淡然說道:&ldo;諸位可知,為何我稍微移動一下左側大石子,這平衡地面的木棍就瞬間傾塌了?&rdo;
亭中眾人盡皆搖頭,表示不知。
丁靖笑著解釋道:&ldo;其實道理很簡單,假設木棍中間處為一點,左側石子距離中心距離為甲距,左側石子重量為甲重;同理右側石子重量為乙重,距離稱為乙距。&rdo;
&ldo;若是甲重乘以甲距相等於乙重乘以乙距,則這根木棍就能平衡於地面,此中理論公式,我稱之為槓桿平衡條件。&rdo;丁靖解釋道,卻是道出了後世的槓桿平衡公式。
不過聽完丁靖解釋後,亭中眾人依舊一頭霧水,茫然的看著丁靖,不知道丁靖在說些什麼。
最後還是蔡邕、蔡琰二位父女反應迅速,對數算格物還算精通,略微思慮後,也大致理解了丁靖的解釋。
&ldo;可是將軍,你所說的&l;乘以&r;又是什麼意思?&rdo;蔡琰對丁靖問道,對丁靖的&l;乘以&r;之詞不甚瞭解。
而丁靖這時也才反應過來,原來此時代的人裡,大多隻懂一些簡單的加減法,對乘除法根本不懂。
於是丁靖又向眾人解釋了什麼是乘除法,還將九九乘法表簡單的寫了出來,眾人這才理解什麼是乘除法,口中大呼精妙。
……
此後,丁靖又展示了一些其他的簡單物理知識,如不同重量的石頭從同一高度一齊放下,最後卻是同時落地,丁靖向亭中眾人稍微解釋了一番自由落體後,眾人再次恍然大悟,對丁靖胸中奇妙認知也十分佩服。
而丁靖也趁勢鼓動,再次向蔡邕提起出任的邀請,蔡邕略微思索後,終於欣然答應了。
得蔡邕出任幷州學院,丁靖此行目的也宣告成功,一時間丁靖興奮無比,眾人於亭中再次互相飲酒作樂不止,一旁則有蔡琰撫琴,美妙不已。
(本章完)
第81章 迎奉天子
蔡邕同意出任幷州學院後,丁靖打算回去立即新設一個學庠祭酒一職,掌管丁靖治下一切學庠教育事務,類似於後世的教育部職能。
並且丁靖決定任命蔡邕為學庠祭酒,兼任幷州學院院長,至於幷州學院選址建立等事務,皆由太守府出錢出力,一切以蔡邕的要求為最高要求。
得丁靖賦予如此權力,蔡邕也十分高興,心中對丁靖的好感也大大上升。
眾人於亭中飲酒作樂、吟觴作對,一旁又有蔡琰撫琴,琴聲悠悠不絕,閒雅韻風,實為娛樂至極。
荀攸飲下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