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四、256號專機不是特意飛向溫都爾汗的
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256號專機出境後不是特意朝著溫都爾汗飛行的,而是沿原來航向飛行的過程中經過溫都爾汗。
其一,凌晨1點55分,256號專機離境之後,其航跡沒有發生變化,說明沒有什麼新的目標引導飛機向這個目標飛去,也不是像正常飛行中的改航一樣以某個地標為轉彎點,並從這一點開始改變航向義無反顧地向著新的目的地飛去,而是按飛越國境前的航向繼續往前飛。這進一步說明林立果等人強迫飛行員離境後,明知道飛機的油量不夠,也沒有其他的辦法擺脫面臨的困境。所以,最後的結局只能是硬著頭皮往前飛,飛到哪裡算哪裡。可想而知,尤其是對執行過多年專機任務的飛行員來說,遇到如此悲慘的局面,該做何感想呢?
其二,溫都爾汗當晚停電,夜間從空中觀察,不僅沒有什麼燈光地標,如果有被周宇馳掌握的對外廣播電臺的話,沒有電,也不能正常向外發射訊號。當時,孫一先同志視察林彪墜機現場時曾在溫都爾汗停留過夜,親眼看到那是一個不大的城市,我國大使館的官員們住的招待所不過是個一般的二層樓房。他們同時注意到城市用電是由溫都爾汗自己發電供給的,後半夜停電的現象經常發生。所以,飛行員即使大致估計到飛機的位置要經過溫都爾汗,他也無法透過燈光的情況來進行辨認。
但是,有一點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溫都爾汗的東北即墜機現場附近,有一個叫貝爾赫的瑩石礦區,這個礦區沒有停電,飛行員把這個燈光集中的地方當作溫都爾汗或者蒙古國的一個城市,利用飛機上不多的油量,在燈光區以南約10公里的地方對地面、地形情況進行了觀察、尋找。按一般規律,一個國家的大中城市都有飛機場,而且機場都位於城市郊區燈光較暗的地方。溫都爾汗也有一個草地機場,一個只能提供小型客機如當時的蘇制伊爾-14、裡2飛機等降落的機場。這種機場沒有固定的水泥跑道,只是一片被壓實的草地,沒有燈光裝置,不能夜間降落。當然,要把這樣的機場當作迫降場的話,要比大草原上的自然地面好上多少倍。再說,選擇靠近燈光點不遠的地方迫降,會很快被人們發現,如遇不測,會有人救護。
&ldo;九一三&rdo;事件多少年之後,仍有對重大歷史事件感興趣的人在繼續研究林彪事件,並對林彪事件的每一個環節提出質疑。其中關於256號專機叛逃飛行航跡問題,曾有人這樣說:&ldo;飛機是在飛到接近蘇聯與蒙古國的邊境後,突然掉頭向返回中國的方向飛來,並在返回途中墜毀於溫都爾汗。&rdo;這一說法來自蘇聯官員。
有一種觀點是為了證實前面的說法,還引用了1999年《黨的文獻》第4期一篇文章,當時軍委空軍指揮所值班作戰參謀回憶,當晚1點50分,256號專機進入蒙古國境後,逐漸下降高度,直到我地面雷達上的訊號於溫都爾汗以南消失,雷達消失的地方並不是飛機墜毀的地方。孫一先同志的《在大漠那邊》一書中說,256號專機實際墜毀地點是在溫都爾汗以北60公里的蘇布拉嘎盆地。
還有一種說法不知來自何處,認為墜機現場距離中蒙邊界有1000公里,從而說明先消失、後墜毀是必然現象。
作為飛行員,在這裡有必要對以上觀點進行糾正。
其一,墜機現場距離中蒙邊境有1000公里的說法是不對的,只有360公里,從地圖上量一量就知道了。
其二,飛機墜毀的時間大約是2點30分。根據當時256號專機飛行的速度與360公里的飛行距離以及出境的時間綜合計算,基本是相吻合的,飛機沒有飛到蘇聯與蒙古國的邊境。
其三,根據當時飛機上的油料數量,連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都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