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曹子文奇襲廬江郡 獨孤徹籌劃特戰軍(第1/2 頁)
徐盛這一驚,自不是怕曹彰厲害。畢竟其與蜀吳尚未有戰,水平如何,亦未可知。但曹彰是魏國大將軍,兵馬大元帥,出現在這個地方,只能證明這裡才是主要目標。
其實這個操作並不稀奇,昔日秦趙長平一役,王齕與廉頗對壘,初期佔優,後被廉頗頑強防守,再無進展。趙換將趙括後,秦則偷偷換上武安君白起,藉助趙括的輕敵冒進,打了個漂亮的大圍殲。
曹彰掛帥的第一仗,就吃透了東吳將士的心理,藉助張遼對其的威懾,玩了一手漂亮的聲東擊西。
不光孫權和一群文官將校沒看出來,就連陸遜都沒做足應對之策。
更對東吳不利的是廬江的地形:江北一帶,無險可守。否則張遼也不會讓孫權那麼輕鬆就奪走。
對此,徐盛當即召集丁奉,孫韶兩位主要將領密會。
孫韶不是孫權的親侄子,本姓俞,因早年孫策喜之,遂賜姓孫。他沒有孫桓那樣的統軍作戰水平,只是單純的有勇武能打架,卻同樣得了年輕負氣的毛病。聽罷徐盛分析,不服道:“何論曹休曹彰,但得吾等奮勇衝殺,必叫犯境者狼狽而竄!”
丁奉道:“公禮(孫韶字公禮)不可輕敵,吾等兵少,不可冒進。”
徐盛亦道:“吾等已為曹彰擺了一道,豈能輕視?吾意收縮兵力,於皖城西,南立二堅寨。一則與皖城得掎角之勢,二則保吾南退之路,不至被圍,吾三人各統一處,以為接應,何如?”
孫韶表示不服道:“不待淮南破之,若待兵圍城下,水繞壕邊,如何保得廬江不失?若廬江不保,江夏勢孤,亦當拱手與之!”
徐盛知道孫權喜歡這個侄子,把他派到西線也是想讓他立功。但如今這情況由不得他亂來,又不好直接喝退,遂問道:“汝自料能勝曹彰否?”
“吾自提本部三千軍,往與決死戰,如不勝得,願當軍令!”
徐盛一聽,氣的直想罵人,這是開玩笑呢!於是堅決否定了孫韶的亂來,還是按原計劃部署下去,徐盛率萬軍駐城內,丁奉率萬軍駐城外,因怕孫韶搗亂,就把他安排在南線,令保證過江要道。
且說曹彰到達皖城外圍,親自與曹休登臺檢視皖城部署,觀不多時,破敵之策便了然於胸。
此時探馬來報,說吳軍以徐盛為主帥;西南各有人馬防守,主將是丁奉和孫韶。
曹彰不再多問,發出了不為人察覺的輕蔑一笑。
要說三萬軍守皖城四個方向其實並不算太困難,難的是怕被圍困。徐盛的部署巧就巧在只需要用一萬軍守兩個方向,而另外兩面則成掎角之勢。比都窩在城裡靈活機動的多。就算戰局突變,全軍退守江南,也不會全軍覆沒。是面對曹彰的一張較為穩妥的答卷。
但這個部署壞就壞在怕更機動的機動。如果五萬大軍滾作一團,集中先攻擊某一個集團,你救還是不救?不救,那你掎角了個寂寞;救,那如果敵方來虛的,出擊後被搞個圍點打援,還是得被敲掉一部。
雖說這已是徐盛能提供的最佳部署措施,但讓江東步卒和北方騎兵比機動,結果顯而易見。
如果是用運動戰的思想,這個城要不得。又不是什麼戰略要地,丟了就丟了。應主動出擊,在內線依託有利形勢機動防禦,吃掉對手一部有生力量,同時儲存自身實力。
魏軍營中,曹彰開始了他的首秀:“著宣高(臧霸字宣高)引一軍監視徐丁奉部,使其芒刺在背足矣;仲業(文聘字仲業)隨孤破其南守之部;文烈指揮兵卒做圍城之事。彼既讓得兩角與吾,吾何妨順其意也?”
待文聘臧霸去後,曹彰又說道:“吾有一事相求,還望文烈割愛。”
曹休知道他打得什麼主意,遂道:“大將軍莫非欲用虎豹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