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所以,只要不太出格,鄉試名次完全由本州州府確定,由各自把握,禮部輕易不插手。
即使事後有什麼風言風語,只要一口咬定,本州府臺等一眾官員就是出於一片公心,欣賞這一型別破題解題的文章,那麼沒有切實的舞弊證據,誰都不能輕易改變排名。
所以,閱卷之後,眾官集體商議著取前幾名,並不為過,還已經成為慣例,是各個州府騰挪輾轉、大展神通的環節。
一位官員向府臺匯報詳情:「此次選中考生五十一人,與歷屆基本持平。以首日考試出題的闡釋「一言以興邦」之文來看,這批考生確實言之有物。若是說到觀點精妙新奇、論據切中肯綮,首推這篇,大人請看,出自息縣柳庭璋。」
府臺接過卷子,展開細細研讀,嘴裡不忘應和下屬:「息縣縣令推舉過此生,你們給本官介紹的第一篇就是此生文章,看來確實是少年英才了。」
方才的官員繼續說道:「大人所言極是。另外還有兩篇,各有可取之處,能看出功底紮實,分別出自咱們州府的兩戶大族。卑職以為,以上三人可以包攬本次榜單前三,只是孰先孰後,還請大人示下。」
府臺一併看過三份文章後,先是用食指點點柳庭璋卷子,評點一句:「這人寫得確實精彩,字也拿得出手。沒想到息縣今年大放異彩,縣令教化有功。」
「至於那兩份嚒,單看過去,自然都算是合格之作,還有些值得勾圈肯定的詞句。然而和柳庭璋的文章一比,立意就平直了些,有些泯然之意。本官可是不信,你們沒有看出來這點。呵呵,莫非,你們諸位,是要考較本官麼?」
第54章
一旁圍站的幾個官員,自然明白府臺之意,是覺得從這三份裡選頭名,柳庭璋應該是當之無愧、卓越超拔,不至於還要府臺親自來排定名次。
不過官員們聞言低頭束手,表示恭敬,卻無一人接話。
他們心中想的是,另外兩人可是有家族支援的,將來可能在科舉中走得更遠,說不定還能成為自己同僚甚至上司。為何不在這起步時期,與之交好呢?
而柳庭璋,不過是息縣縣令推薦過的一個窮秀才而已,毫無身家背景,他們這些人都沒有與這少年打過交道、更沒有一文錢好處到他們手中。
因此,他們才給府臺出了這個不算難題的難題。
畢竟,鄉試頭名也算個響噹噹的名頭,對於中舉之人,隱約可算是這一榜的領頭人。
萬一日後有緣,官場相見,總要敘起科舉經歷的。大家對於鄉試榜頭名、會試榜三甲,總是要額外敬重三分,這是官場不成文的小小規矩。
所以,立志為官的舉人們,對於鄉試頭名身份。雖然不如對於會試名次那麼看重,也是較為在意的。
府臺也是宦海沉浮之人,不言而喻,瞭解下屬們將這等選擇題丟給自己的用意。
要不要給州府裡的這兩戶大族賣好呢?
相信自己若是點了其中一人為頭名,下屬自然會神不知鬼不覺的透風過去,讓那家人領官府一個人情。
然而,府臺今年開始推行一項有利於自己功績的新規,卻會影響大戶們眼皮子底下的利益。
對於本地豪強,他都事先登門打過招呼了,自然有緊緊跟隨府臺的,也有隔岸觀火的。
有可能底下官員不太知曉其中內情,推出來和柳庭璋打擂臺的這兩家,恰好都是不太配合府臺新政的。
府臺已經對他們,暗暗窩了一肚子火氣,正愁沒有機會給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麼叫官威。
「選了東家得罪西家,反之亦然。這樣也不利於本州穩定啊。」府臺一句話定下調子來。
他等了幾個呼吸,又自顧自接續道:「依本官意思,頭名要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