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養一家人,還要經常資助這些家境困難的學生,可以說根本不富裕。幾個學生的路費加起來,也是不小的負擔,也難怪要用&ldo;湊&rdo;了,因為一個人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陳校長是知道蘇葵因為寫文章掙了不少錢的,但從沒有想過要跟她開口。
&ldo;蘇葵同學,那些錢也是你自己辛辛苦苦掙的……&rdo;
蘇葵知道他的意思,說道,&ldo;這樣吧,校長,我向咱們學校捐一筆錢,成立一個助學基金。讓那幾個家庭困難的同學可以來學校領取這筆錢。這錢也不用他們還,以後等他們工作掙錢了,就請他們繼續為這個助學基金裡面捐款,惠及後面的學生。&rdo;
幾位老師都因為她的話而震驚,隨之而來的就是感動。
這孩子的心地也太好了,都已經畢業了,卻仍然不忘惦記著同學們,怕他們心裡有負擔,還想出了助學基金的想法,甚至還考慮到了以後的孩子們。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好孩子……
陳校長甚至激動地握住她的手:&ldo;蘇葵同學,你是個好同學,也是個好班長,老師在這裡,要替各位同學謝謝你。&rdo;
蘇葵道:&ldo;校長,您不用這樣,其實這個想法我早就有了,不過是如今才實行。&rdo;
當初原主不就是因為家庭困難才輟學不讀了?在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多少人因為家庭困難而中斷學業?
以前她是沒有辦法,現在卻可以做到。甚至想到將來要發生的一切,她心裡還有了些更深的想法。
達則兼濟天下。陳校長幾人在她身上看到了這樣的風度。此時此刻,他們無比清晰地感受到,眼前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有了不起的成就。
最後,蘇葵向學校捐款五百元,除了那幾位同學外,學校裡但凡有家庭困難的學生,經過核實後,都可以來此申請助學補助。
她這是把大學的助學金提前到高中來了。
說到助學基金的名字,幾位老師都說要使用她的名字命名,蘇葵卻拒絕了,將這個僅僅只有雛形的基金會命名為&ldo;希望&rdo;。
自從蘇葵考上了京大,又受到報紙的表彰,她幾乎是成了整個賀縣人民津津樂道的談資。
自己考上了大學,還領著全班同學考上大學,那報紙上還說,她竟然還是那個寫《小草青青》的作者!
京大的學生!全國聞名的大作家!關鍵的是,他們賀縣什麼時候出過這麼厲害的人物?
現在賀縣幾乎已經沒有人不認識蘇葵了,就是不認識,別人也會趕緊告訴他,這就是京大學生,是大作家!大家都在看的《小草青青》就是她寫的!
去百貨商店一趟,那裡的售貨員都會來圍觀她,激動地告訴她說她們非常喜歡《小草青青》,喜歡她正在寫的《清河鄉之變》。
賣給她幾大件的幾位售貨員更是激動地跟人講,蘇葵的東西是在她們這兒買的,她們老早就看出來這人不簡單了!
一時間,好多人竟然蠢蠢欲動想要買一個蘇葵買過的大件同款回去。
雖然激動,但沒有一個人靠近她三步以內,都覺得這樣厲害的大人物他們站著遠遠看就行了。
至於當初把傢俱借給賀縣高中的張廠長?他正抱著蘇葵的舊桌子笑得合不攏嘴,不僅蘇葵考上了京大,而且他們全班都是大學生啊!
這是多麼大的榮耀?這是震動整個賀縣的大事!
他聰明得很,並沒有把那些桌椅真的拿來賣二手,而是在全縣宣傳說他把這些桌椅全部捐給賀縣高中,留給下一屆的學生使用。
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