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第1/2 頁)
但出自蘇菀的手,彷彿這道紅燒茄魚都不一樣。
第四道菜做好,第五道菜也跟豌豆有關。
不過第五道菜不用豌豆粉,而是豌豆。
這道菜製作尤為精細,先選顆粒比較大的豌豆,在上面劃上小口,必須每一個都要劃開。
然後把這樣的豌豆放到油鍋裡炸,炸的更加透徹。
等撈上來之後,在豌豆盆裡放入鹽醋,香油,泡椒調味,這樣一盤子糖醋酥豌豆,甚至是下酒神器。
這樣空口配飯吃也是不錯。
別看這麼小小一盤,但一個劃口入味,就已經耗時耗力,吃起來酥脆可口,酸甜美味。
最後一道菜也是個冷盤,更為簡單。
把大些的筍子埋在灶臺下面燒熟,去掉外面的殼子,再把燒熟的筍子肉質撕成條。
這樣出來的筍比較脆嫩,最後拌上辣椒麵,各種調味品,跟筍子拌勻,直接可以上桌。
筍的味道本就鮮美,這樣做可以保證內裡營養不流失,味道也是更好。
燒筍的滋味更加不同。
六個菜做好,最後則是杏仁豆腐羹。
這碗湯羹看起來更是漂亮,雪白的豆腐,白嫩的杏仁,兩者完美結合,還營養豐富,蘇菀都打算加到西膳房的菜譜裡面了。
但蘇菀做的杏仁豆腐羹自然沒那麼簡單,而是更為複雜的做法。
香味結合得也更好。
早上就開始泡的杏仁去皮剁碎,然後加水榨汁,在鍋裡直接燒開,拌入豆粉慢慢攪勻。
這是把杏仁汁直接加入做豆腐的過程中。
做出來的豆腐並不見杏仁,卻有杏仁的香味,單說這豆腐都能直接炒盤菜,讓人感受什麼才是真正的杏仁豆腐。
等豆腐結塊之後,直接切塊跟菌菇,木耳一起翻炒,最後加入菌菇湯燜煮一會。
等起鍋的時候白色的豆腐,灰色的菌菇,黑色的木耳,做好調味。
這樣的一碗羹湯,既好看,又好吃。
可以說,這杏仁豆腐羹,更是今日的重點菜餚。
也不對,讓其他人說,這桌子上每道菜都是重點!
這頓齋飯送上去,誰還能說尚食司半個不字?
肯定不能說的!
六菜一湯,再加上米飯,這些飯菜被按時送到隔壁山川壇裡面的小殿當中。
法師早早感覺到身邊的徒弟們躁動不安,往日也沒有這樣不平靜,讓其他人看了像什麼樣?
左法師看看右法師,哦,他手下徒弟們也很不安,那沒事了。
左右兩派的法師們沒事暗暗較勁,下面的弟子們關係倒好。
拿現在來說,他們都沒把尚食司做飯好吃的事說出去。
畢竟說出去的話,就容易傳到他們師祖,也就是大法師耳朵裡。
大法師肯定會讓他們戒貪慾,戒食慾。
那樣他們的飯食不就泡湯了。
為了能繼續吃到尚食司做的飯菜,還是不告訴師父了!
兩個師父不知道,那兩個大法師肯定也不會知道吧?
可一想到那些吃食,他們就忍不住激動。
吃了那麼久的素齋,怎麼就沒發現素齋的好處呢?
一到中午飯點,這十個小法師立刻心不在焉。
只是這裡到底是山川壇冬祭的地方,最前面的兩個大法師看了看下面躁動的弟子,眼神並未半點波動,嘴裡的經文還在照舊。
旁邊便是表情真摯的聖人,方才聽各個部門匯報的時候都沒這麼鄭重。
好在到午正,也就是中午十二點,這些儀式終於結束。
幾個小法師剛開始還穩得住,等到了法師,大法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