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德榮一頓,說道,「這揭發何鴻雲的求救信,是……寫給小昭王的。」
青唯愣了一下:「小昭王?」
德榮點點頭:「不過小昭王當時並沒有收到這封信。」
那時已經是昭化十三年的深冬了。
昭化十三年七月初九,洗襟臺塌,朝局一下子就亂了。昭化帝身子本來就不好,接到這個訊息,心中大慟,夜不成寐。三日後,他御駕前往柏楊山,看到滿目瘡痍人間地獄,更是一病不起。
「先帝是個英明的君主,他知道自己這一病,底下的人看著皇權更迭,必將興風作浪,於是在京中各個驛站暗中增派人手,想著只要言路沒斷,他就還能執政清明。
「也是多虧先帝慧達,這封寫給小昭王的信,才沒有被歹人半路攔截,而是平安送進了宮中。」
只可惜,彼時小昭王傷重,到底沒能看信。這封信被長公主看過後,最終轉呈至先帝的病榻前。
有些話德榮沒提,提來無用。
瘟疫案與洗襟臺南轅北轍,誰能猜到它們之間竟有關聯?
然而先帝看過信後,瞬間就了悟了。
其時已是洗襟臺坍塌的大半年後,先帝病入膏肓,已似風中秉燭。
君王垂危,下頭儲君卻年輕羸弱,深宮之下永遠埋藏著洶洶權勢,只待狂風一起,濤瀾浪潮便會吞噬捲來。
朝中各黨相爭,尤以幾個手握重兵的將軍分裂成派,先帝唯恐他們扶那位襁褓中的小皇子上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知道了何家的骯髒齷齪,仍是晉何妃為貴妃,在玉牒上把她記為嘉寧帝生母,又親自下令嘉寧帝迎娶章氏女,盼望著集合章何二人之力,將動盪的朝局平復下去。
昭化帝臨終前,把嘉寧帝招來榻前,握著他的手說:
「疏兒,留了這樣一個爛攤子給你,滿盤皆輸,是朕這個做父親的對不起你。」
嘉寧帝當時只有十七歲,他跪在龍榻前,垂淚搖頭:「父親是最好的父親,最好的皇帝,兒臣不能為父皇分憂,是兒臣無能。」
昭化帝看著他,緩緩笑了笑:「你雖是皇帝,可雙肩太單薄了,下頭撐著你的臣子各懷心思,你看似坐主江山,實際不過在一個空中樓閣之上,以後父親不在了,切記要韜光養晦。」
他顫巍巍地從龍枕下取出兩封信,遞給嘉寧帝:「這兩封信,有一封是外頭的人寫給清執的,裡頭列了何家的罪狀。你看過後,便將它們束之高閣,不等時機成熟,不要開啟。」
嘉寧帝將信收好:「兒臣記住了。」
「若是時機到了,」昭化帝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你也千萬不要放過。你是朕最寄予厚望的太子,雙肩再薄,也要養出承擔起這山川的力量。你要擅決斷,有魄力,清明仁德,果決無畏,到那時,讓清執幫你。」
「朕還盼著你,還有清執,有朝一日,能夠讓所有被掩埋的真相,都重見天日……」
一代帝王故去,年輕的君主奉天命,登上陛臺。
可他高坐於陛臺龍椅之上,下頭卻被架得空空如也,身邊甚至沒有可用之人。
他不急也不躁,始終記得昭化帝臨終前的囑託,他像一隻蟄伏的溫煦的獸,在這深宮裡捱過漫漫長日,一直到嘉寧三年,章鶴書上書重建洗襟臺,年輕的皇帝伺機而動,下旨復用玄鷹司。
而三個月後的一個深夜,當朝中大員正為了一樁劫獄案焦頭爛額,嘉寧帝忽然一道旨意傳江家公子入宮,將這封當初被先帝扣下的求救信,交給面具之下的小昭王。
-
青唯問:「這封求救信既然揭發的是寧州瘟疫案,為何要寫給小昭王?瘟疫案發生之時,小昭王不是在修築洗襟臺嗎?」
「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