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第61章 旅行社&神秘男子
秦門和李小四已經經歷過四次在晉江文學城內部設立新部門的事情了, 對於他們而言,雖然旅行社的情況與其他四大部門(藝人部、報社、雜誌社、出版社)當初建立的情況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 建立一個旅行社對於他們來講顯然不算是個難事兒。
先在越山的晉江文學城鋪子裡新增一個視窗——其實對於這個視窗要辦理什麼業務接納什麼樣的人, 秦門和小四也還沒個想法,但視窗的設立卻是必須,這是為了證明晉江文學城裡多了一個新的部門,昭告天下。
然後是從其他部門調人,拼湊一個臨時部門。
越山分社之前因為眾人對當地情況估計有誤,導致最後帶來的雜誌社和出版社合併成了一個部門。兩個部門合二為一, 理所當然的,部門裡的員工就多出來了, 如今新設了旅行社, 剛好把多出來的員工暫時挪到旅行社辦公, 一解此時無人可用的窘迫,也解了文學社人數過多的尷尬。
至此,骨幹員工(原雜誌社、出版社成員)到位,社長(李小四)到位, 靈魂人物(秦門)到位,旅行社發展計劃和第一次都城到越山旅行計劃到位,所有的骨架都有了, 一切就緒, 誰還擔心在越山招不到他們想要的人來發展旅行社呢?
有知府嶽大郎的保證, 加上晉江文學城那明顯的穩中帶升的薪資待遇,分社剛把招聘公告貼出去,並派了還處於實習期的說書先生們到自己的「轄區」宣傳了一番,一天時間, 旅行社包括保鏢、廚娘在內的跟團工作人員就招收完畢了;各大客棧也紛紛表示願意與晉江文學城合作,以更低的價格提供給旅行社拉來的遊客居住;見到此事有利可圖的商人們更是不會放過這種商機,把原本只是個擺設的晉江文學城越山分社的旅行社視窗圍得水洩不通,或許以重利,或巧舌如簧,只為了導遊到時候可以把遊客帶到他們的鋪子裡。
整個越山都因為旅行社的開張熱鬧了起來,除了少部分一門心思想著依靠採摘山珍維持生計的百姓還沒反應過來晉江旅行社建立起來對他們的好處外,越山其他的百姓臉上都露出了各種表情,代表著他們的期待、擔心、渴望或者排斥。
五天後,第一批精挑細選並經過快速上崗培訓的越山旅遊服務團隊整裝待發,躊躇滿志地出發準備前往都城「拉客」。
都城距離越山其實並不遠,緊趕慢趕只要七天就能到,此時都城總部那邊早已經把「去越山旅遊」炒成了「微博頭條新聞」,無數信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都城學子們都翹首以盼,等著有人能率先出發,他們就可以群起而……跟之。
等到越山的隊伍來到都城,在總部的幫助下支起了攤位後,第二天,都城的《齊天周報》在最後一個版面上用了一半的版面介紹了晉江文學城旅行社開通的「都城——越山三月遊」,並宣傳了一下報名渠道——
一天之內,原本確定的三十個名額就被佔滿了,沒有訂到位置百姓還契而不捨地把下一批和下下一批的名額全都定下來了,對於富裕的都城百姓來說,這種出去玩的機會他們都格外想要抓住,反正也就三個月不是嗎?
三個月對他們來講時間並不長啊。
秦門原本還擔心,會不會因為路途太長時間太久導致大家的旅遊積極性下降,可很快他從與其他人的交流裡就發現,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講,三個月其實是一個很短的時間。
古代人的許多思想觀念在現代人看來是挺奇怪的。
比如對於時間長短的界定,現代人習慣了日新月異的快節奏生活,飛機高鐵的出現讓人們的出行在三天內就可以繞地球一週,網上購物快遞三天內沒到就蠢蠢欲動要給快遞小哥差評了,隨時隨地活在一種詭異的「我在浪費時間」的焦慮之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