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唉!你們往這個方向看!這個母親好像變成了一個正背著行囊的老婆婆!」
這句令秦門側目的充滿想像力的話是他五個徒弟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小四說的。
不僅如此,小四彷彿是開了個老大的腦洞一樣,接下來更是連續點了五座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給這五座山的山峰都做了形象的描述並編了幾個感人的故事——
「看左邊這座山的山峰!上面有個大大的石頭!像不像是一個老人在伸手指?」
小四一臉興奮:「這必定是一個被越山迷住了的仙人!他正在給迷途的旅人指路!」
「再看那個!那座山上有一棵松樹!那是迎客松!越山在歡迎我們!」
「還有那座大山露出的石壁!那四個人臉!必定是古代先賢堯舜禹湯!他們必定都是天上的神仙,就是在此處感應到了人間的疾苦,這才下凡來輔助百姓,之後哪怕在凡間身殞,也心中留戀,將分/身留在這石壁之上,看著人間的一切!」
眾人隨著小四的話語,時而讚嘆,時而興奮,時而拍手鼓掌叫好,時而賦詩一首以作作證,全然沒有了之前那般的沉默和壓抑,他們指指點點,看懂的遊客拉著沒看懂的對他們熱情地解釋著小四的點,相互分享著水喝點心,一路歡聲笑語,驚了鳥兒引來了松鼠,好不熱鬧。
而一瞬間地位從導遊退化成保鏢的嶽三郎看著面前這群瞬間陷入瘋狂的人們,他看了看那正在發揮想像力用篤定的語氣給每座山都賦予了一個故事的秦關之和他的四徒弟,又看了看篤信這二人說得必有道理的晉江文學城其他人,心中自我懷疑……
「……我真的是土生土長的越山人嗎?」為什麼人家說的那幾個景點他完全不知道?
原來這些山那麼有來頭的嗎?!
原來越山還有過大地之母?!原來那些石壁上還刻著堯舜禹湯四位先人的石像?!越山居然真的住著仙人?!
一時間,原本他看膩了的風景在此刻又變得充滿了意趣。
……
……
當導遊的「權柄」從嶽三郎「讓渡」給了秦門之後,原本乏味的旅程頓時變得有意思多了。
上午是領著大家看山猜景點名和編故事,中午是帶著大家品嘗當地包括烏骨雞在內的若干美食、順便給每個食物都加了一段或是祝福或是充滿著神話意味的故事——
比如說烏骨湯蒸雞,在嶽三郎乾巴巴的講述裡,只是他在越山吃慣了每年都得吃兩次的雞,到了秦門的嘴裡,就變成了某朝至今著名的一位妃子,在吃一隻雞的時候感嘆這世間為何只有白雞沒有烏雞,於是越山的雞聽聞此事,為了討好這一位美人,一夜之間大家全變成了從羽毛到骨頭都是發黑的烏骨雞(嶽三郎:……)!
再比如越山當地用山珍做的一種果脯的糕點,在嶽三郎的口中就是百姓當時缺糧,實在找不到吃的,瞎做做出來的糕點,結果換了秦門的四徒弟發揮想像力,就變成了一種能夠延年益壽、永駐青春的糕點!
「前朝的開國皇帝宮裡就一直常備這種糕點!」
嶽三郎:我怎麼不知道前朝還有這件事兒?
原本並不是很美味的一餐飯被大家吃了個精光,到了下午,大家坐在船上眺望兩岸的風景,更是各種想像力的集合,發現了不少獨特的景緻和感人的故事!
這一整天的旅行顯然讓越山分社的成員們,包括記者、編輯、簽約作者等都收穫不小,文思泉湧,連夜就寫出了二十多篇用以讚美越山風景之美的詩與賦,而對於秦門而言,他最大的收穫就是發掘出了一個發展旅遊業的天才——
李小四!
明明平時也沒什麼存在感,但在這種人數並不是很多的場合下,他卻能夠反應很快地接過秦門遞出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