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再來一段(第1/2 頁)
兩人以為自己來這麼一段相互配合的說詞以後,大家會紛紛來跟他們買東西或者換東西。
哪知道,只有寥寥幾人問了一下,其他人都是一臉期待的望著二人。
“再說一段!”
人群中不想知道哪位大爺突然喊了一句。這個年月村裡娛樂活動有多匱乏由此就可以看出來了。
“再說一段?”
“哪位大爺說的?您是認真的嗎?”
聽到兩個的反問,在人群中爆發出來一陣鬨笑聲。
村民們這是把兩人當走街串村賣藝的了。
“鄉親們!我們今天也沒帶猴,下次給大家在耍一段啊!”
“就是,現在收購員的工作都這麼難幹了嗎?到村裡收東西還得有才藝才行?”
兩個人一說一合就跟說相聲的似的,人群中又是一陣鬨笑聲。
“媽媽,我要吃糖葫蘆!”人群中一個小孩說道。
有需要就好,做生意就怕冷場沒人搭理,其實跟說相聲沒區別。
趙德柱也是一個機靈的人,孩子剛說想吃糖葫蘆,他這邊立馬就接話。
“哪位想吃糖葫蘆?來,來,往前走看看這個糖葫蘆,山楂個大,去核,糖脆不粘牙,香香甜甜,開胃解饞!”
本來孩子們對糖葫蘆就沒有抵抗力,趙德柱這麼一展示,孩子們更是忍不住了。
“糖葫蘆五分錢一根,有錢您可以用錢買,沒錢兩斤玉米可以換一根糖葫蘆” 趙德柱對孩子們說道。
兩斤玉米換一根糖葫蘆其實不便宜,平時京城賣也就三分四分錢一根。
孩子們不管這些,他們只知道五分錢可以買一根或者二斤玉米可以換一根。
家裡寬裕的一個孩子買一根給孩子們解解饞。家裡不寬裕的幾個孩子你一分他一分的大家合夥買一根。
過年拜年討的紅包都還沒有花完,哪個孩子兜裡都能找出來一分兩分錢。
合夥買了糖葫蘆的捨不得一口吃下去,一人一顆山楂舔著吃。
趙德柱這邊十幾根糖葫蘆一會兒就賣光了。
陶阿吉那邊生意更好一些,他東西都是一些小東西,針頭線腦的價格實惠,糖球火柴,家裡找點破爛就能換一顆糖球。
慢慢的人群開始分成兩波,趙德柱那邊是大爺大哥,陶阿吉那邊是大媽阿姨。
“小朋友,想吃糖球嗎?回家看看有沒有酒瓶子,三個酒瓶子就可以換一個糖球。”
“好,我現在就回家找找。”
“大媽您看看這些針和線多好,一毛錢就能買,或者您給我兩顆雞蛋也行。”
“現在雞蛋少,你這有點兒貴了,便宜點行不行?”
“阿姨,您是想要火柴嗎?一顆雞蛋一包火柴。”
“你怎麼就盯著雞蛋了,我拿糧食或者廢品換行不行?”
陶阿吉這邊忙著給各位大媽阿姨推薦自己的東西。
趙德柱這邊相對來說就要清閒很多,但是他的生意大,談成一筆就是大買賣。
“喲!大哥,您喜歡我這雙棉鞋?真有眼光,城裡商場賣八塊錢,您要是想要給七塊八毛錢就行。”
“我沒有錢,用東西換行不行?”
“沒問題,東西換也可以,您用什麼換?”
“我用野味跟你換行不行?”
這位大哥說著從手裡拎著的袋子裡拿出了他前段時間捕獲的野兔和山雞現示給趙德柱看。
“沒問題,但是大哥您也知道,大家都愛吃肥肉,這野味雖然也是肉,但是比較柴,油水少,價格低一些。”
“你這野兔個頭比較大,我給您三隻野兔加一隻野雞換我這雙棉鞋行不行?”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