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兩個老六,一對兒活寶(第1/2 頁)
兩個人的酒量都一般,三兩小酒下肚兩個人就差拜把子了。漲紅臉的趙德柱發誓要跟著陶爺好好幹,多給高大爺收東西。
兩個人喝酒吹牛了一個多小時,此刻以後京城就是兩個人的地盤了。咕嚕咕嚕一大碗麵條下肚兩個人撐的都有點兒哼哼了。
小酒館門口兩個人坐在各自的三輪車上,抽著煙相互傳授著生意經。
“老趙,你知道嗎?自從我跟高老闆幹了以後,不僅可以在收購站領到工資,每次收回來的東西高老闆還幫我挑選一下。咱沒文化沒見識懂得少,高老闆那真是見多識廣,不僅修理技術好,而且懂的還多,就說廢銅,咱哪裡知道黃銅、紫銅啊。兩種價格可是差很多的。”
“可不,收廢品看著簡單裡邊門道也多著呢。陶爺,我看你這車上跟雜貨鋪似的什麼都有?你買了東西在換廢品能掙錢嗎?”
“能掙嗎?你知道啥?這是高老闆給指點的。這東西貨源也是高老闆給的,我去拿東西價格都比店裡便宜一些,然後我往外換東西一人多收一分錢不多吧!就這個一項,我一天就多賺好幾毛。”
趙德柱也是聰明人,一聽陶阿吉說出其中門道,立刻就算出這筆買賣大有可為。這要是把買賣做到農村去,一來一回,倒一下手,這好處可不少。而且他還是收購站的員工,不用擔心有人說三道四。
“爺,陶爺,這買賣好啊!咱倆現在也吃飽了,這還有大半天呢,咱們去整點貨到海淀那邊農村去轉轉,保不齊就有收穫!”
“行,你小子這腦子轉的挺快,走!”
也就是現在車少人少,還沒有查酒駕的,不然兩個人15天冷板凳起。
陶阿吉還是老樣子,整了糖球兒火柴,針頭線腦,油鹽醬醋。
趙德柱這個老六就不一樣了,這個時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村裡去年收成好,雖然不缺吃的但是好東西哪有人嫌多。
他整了一些細糧,奶粉,還有鞋帽布匹,鍋碗瓢盆,甚至還整了十幾串糖葫蘆。也就是現在還沒有開始實行憑票購買,不然他這個買賣做不了。
不過他這個也做不長遠,按照政策發展今年下半年就該實行統購統銷,憑票購買了。
兩人上好貨以後就奔著海淀那邊去了。
海淀區是去年剛剛確定和成立的,整個海淀是農業業主,村落居住的人口不多。但是因為有山有水有田地,這裡歷來受到農民的喜愛。
海淀的村落有些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而且地理位置靠近京城,幾百年的時間沉澱,村裡總會留下一些好玩意兒的。
建國以後很多的院校和科研機構都定在了海淀,要是夏天去海淀,很多地方就是建設工地,基建狂魔的新國,從一建國就沒有停止過基礎建設。
兩人也都是走街串巷的老手了,而且他們這次準備充足,就沒有準備走低端的收破爛,碰到就收了,順手的事兒,主要是為了給高大爺套換好東西。
進村以後兩個人就扯開嗓子喊上了。
“舊書舊報,破銅爛鐵的賣!”
“舊貨換糖的賣!”
“野味換細糧的來!”
二人此起彼伏的叫喊讓不大的村子都沸騰了。
不大一會兒兩個的三輪車就被大人小孩兒圍了起來。
現在正是農閒時候,村裡貓了一冬天的人們無聊的快閒出屁來了。不大的村子家長裡短已經沒有什麼聊的了。
現在大家不是家裡閒著,就是在街上背風地方曬太陽。進村就能看到一個個老頭老太太順著牆根蹲著一溜兒,還都是安安靜靜的蹲著。
村裡突然來兩個生人,叫喊的這麼熱鬧,買不買東西不重要,看看熱鬧也是好的。
“大爺大媽、叔叔嬸嬸、各位大哥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