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參見圖1)
此次進攻由當時已小有名氣的第4師發起,該師曾與第3師一道沿著漢釜公路追擊美軍。這個師的進攻
目標是所謂的&ldo;洛東江江灣&rdo;,此地距南江與洛東江交匯處以北3英里,由第34團防守。
8月5日子夜時分,北韓軍隊發起進攻,事先並沒有實施炮轟。他們用筏子渡江,或者乾脆脫掉衣服
,淌過齊肩深的江水,來到江灣東邊一道南北走向、長25英里的山嶺上。那道嶺距江岸約3英里遠,叫&ldo;
苜蓿葉式高地&rdo;,從南邊叫&ldo;五峰裡嶺&rdo;,兩邊高地之間是一道低矮的關隘,有條小路直通靈山。第34團
和19團的幾個營全部過江,部隊的大炮與輜重藉助水下橋樑渡過了大江。二戰中蘇聯人曾頻繁使用這種橋
梁,顯然他們教會了北韓人這一架橋技術。北韓人在洛東江上廣泛使用這種水下橋樑,它們是由沙袋
、石頭和圓木建成。橋基鋪設在河床上,離水面1英尺左右。空中觀察員很難透過渾濁的江水看到這些橋
,因而它們在運送火炮及輜重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8月11日,由剛到不久的第2師第9步兵團,第19團和21團的一個營共同發起的進攻,也未能將苜蓿葉
式高地和五峰裡嶺的敵軍趕走,進攻遭到了失敗。與此同時,北韓軍隊圍繞江灣的主戰場採取行動,並
向江灣以東5英里的靈山開炮。北韓士兵還滲透到了靈山東部,並在通往密陽的公路上設定了一道堅固
的路障。在靈山南邊,北韓軍隊在南旨裡出其不意地幹掉了防守洛東江上一座橋樑的一隊美軍士兵。如
果不把北韓軍隊趕走,洛東江以南的第25師就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面對這一危急情況,沃克將軍命令馬山的預備隊,即第27團,向北發起進攻,奪回南旨裡橋。27團一
舉將橋拿下,並在進攻過程中驅散了大約200人的北韓隊伍。與此同時,第9團團長約翰?g?希爾上校
派兵突破密陽以東的路障;第24師指揮部臨時組成的一支隊伍向西行軍,以阻止北韓軍隊向師部後方進
一步滲透。第二天,美軍三支部隊,即第27團,第9團和剛從密陽趕來的第2師23步兵團的一個營,在靈山
東面敵人設定的路障前會合。這次進攻一舉趕走了那裡的北韓守軍,他們中一些人被打死,其餘的則四
散奔逃。
沃克將軍採取果斷行動,迅速從幾處調集人馬,消除了北韓軍隊向密陽滲透的危險,第8集團軍才
得以將不斷前進的北韓第4師逼回到了洛東江彼岸。
第9團和24師組建的由希爾上校率領的一支特遣隊一道,向江灣內的&ldo;苜蓿葉式高地&rdo;和五峰裡嶺上
的敵軍發起了進攻。戰鬥一直持續到8月15日,雙方損失都很慘重。在一次遭遇戰中,第34團計程車兵每走
幾步,都要受到手榴彈和炮火的打擊。向山嶺衝鋒的一個排,35人中有25人傷亡。北韓第4師與希爾上
校指揮的特遣隊也形成了僵持局面。
美軍對洛東江灣突出地帶久攻不下,使沃克將軍變得不耐煩起來。8月15日,他決定將海軍陸戰隊投
入戰鬥,以支援希爾特遣隊,並將進攻日期推遲到8月17日。這樣,&ldo;西西里號&rdo;和&ldo;培登海峽號&rdo;就有
足夠的時間到達預定位置,出動海盜式飛機預以支援。與此同時,北韓部隊於8月16日向希爾特遣隊發
起猛烈反攻,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