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總隊長‐‐老戴(鴻濱),二十六歲,僱農,&ldo;九一八&rdo;時入黨,參加過湯原第一次遊擊隊(後失敗消滅)及第二次新遊擊隊的創造,作過區的宣傳兩月,在義勇軍&ldo;春山&rdo;隊內作過四個月工作。鬥爭堅決。弱點是有些恐怖情緒,能執行黨的路線,黨內鬥爭堅決,在群眾中有信仰,軍事上有些經驗,學習精神稍差。
新軍長上任後第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舉動,是執行北滿臨時省委七次常委會議決議,指揮6軍主力西征,開闢黑嫩平原遊擊區。
1937年7月,戴鴻賓率軍部保安團、直屬特科連(炮兵)和2師4團、5團、4師11團、14團,踏上征途。戴鴻賓吸取3軍的教訓,避開城鎮,在荒無人煙的小興安嶺原始森林中穿行,20多天後到達綏稜縣八道林子,與6軍先遣隊3師和3軍6師會師。
大量部隊集中一地,是遊擊戰大忌。戴鴻賓認為應在尚未被敵人發現之前,攻打據點,獲取補給,以利下一步行動。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決定先打葉家窩棚。
張光迪指揮3軍6師,一舉拿下侯家窩棚,將偽自衛團全部繳械。6軍2師也在預定時間,解除廣林屯偽自衛團武裝。葉家窩棚外圍據點掃清了,先頭部隊卻走錯路,驚動了敵人。突襲變強攻,硬打兩個來小時,犧牲20多人,負傷40多人。敵人援兵到了,只得撤退走人。
失利原因,都說是戴鴻賓指揮失誤,迷信特科連那門迫擊炮。西征途中炮彈受潮,發射數十發只響兩發。倘非如此,是不是能打下來?缺乏經驗,不懂得怎麼擺弄炮,是不是個重要原因?
首戰受挫,17天後撈了回來。8月27日,進至海倫縣李剛燒鍋時,與滿載日軍的3輛汽車遭遇。2師先發制人,擊毀2輛,斃傷30個鬼子,繳獲一批武器,還有挺重機槍。
但是,這次西征基本也就到此為止了,戴鴻賓率隊返回湯原。
對西征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也好,首次遠徵,沒有經驗,缺乏自信也罷,都不是中途折返的理由。更不用說3軍的實踐已經證明,開闢黑嫩平原遊擊區是可行的。戴鴻賓被開除黨籍,仍然代理軍長。
在黨籍得失上,戴鴻賓與趙尚志頗有幾分相似,卻又不可同日而語。
僱農出身的戴鴻賓,十歲出點頭就給人扛活,是有名的&ldo;戴半拉子&rdo;。當了軍長,一些人不好意思再叫他&ldo;戴半拉子&rdo;了,可叫慣了,有時還是免不了脫口而出。
自奪槍開始,無論筆者寫到,或是沒寫到的,這個一天書沒唸的&ldo;戴半拉子&rdo;,幾乎陣陣不落,且時有精彩表現。沒人知道戴鴻賓倘若學富五車、熟讀兵書會是什麼樣子,抗聯6軍戰史中的活生生的&ldo;戴半拉子&rdo;,是不可多得的精英人物之一。用鄉間老人的話講,那叫&ldo;人精&rdo;。
遊擊隊的槍讓鬍子搜去了,戴鴻賓想出個招兒,和隊長長袍禮帽去見鬍子頭,自稱&ldo;縣政府便衣隊&rdo;,連蒙帶唬,想把槍弄回來。雖未成功,也見其聰明、智慧,用那時的話講叫&ldo;有道眼&rdo;。遊擊隊站住腳後的第一次戰鬥,他竟能看中葫蘆脖子那樣的地形打伏擊。至於隻身去和張傳福談判,那就不用說了,誰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如果、萬一和不測呀?
可說他的&ldo;弱點是有些恐怖情緒&rdo;,也並沒錯,甚至好像還帶有一種預見性。
張壽籛‐‐李兆麟
1936年2月,趙尚志率3軍主力回師慶城、鐵力途中,寫信指示6軍政治部主任張壽籛,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老錢櫃。
老錢櫃位於小興安嶺腹地、湯旺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