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傳統與創新(第2/3 頁)
很空泛,喊喊口號就行,其實創新就是落實在我們這些人現在在做的這些事。
“至於你說的那些傳統戲曲的功夫啊,改編啊,還是那句話,人家這是話劇嘛,她們有她們的規矩,我們黃梅戲是人家這個戲裡的客人,能做到最好的肯定我會幫這些演員做到,如果觀眾覺得哪裡不好,那其實是我這個顧問老師的工作沒做到位。
“而真正黃梅戲的硬功夫,那我們也不會輕易在人家的戲裡展現出來,不然觀眾下次來我們劇團專門看黃梅戲,不就沒驚喜了嘛!哈哈,開玩笑啦,我不是專門來賣票的啊!”
紀錄片最後這個採訪其實佔比也不多,總共不到五分鐘,前面全是演員們排練顧問們輔導的流水賬,偶爾加一點旁白,可以說是非常清湯寡水,也沒有什麼劇本的樣子,一看就是官方機構自己隨便拍拍,很不講究、很跟不上潮流的老年人品味。
這就反而讓這個紀錄片裡的東西更有可信度。
很快有人就把其中顧問老師談傳統和創新的部分剪了出來,看似一句沒有回應熱搜,實際上是把熱搜對傳統文化的探討引導了更進一步的地方。
,!
畢竟顧問老師和玩梗的網友們不一樣,老師們是真正的戲曲工作者,她們更知道現在傳統戲曲面臨的問題,因此跟普通網友認為“傳統要保護起來”不一樣,她們更認為“傳統要走出去,要吸收,要創新”,要做這個時代觀眾愛看的黃梅戲。
於是網路的風向漸漸開始轉向,大部分認同顧問老師觀點的人回過頭來再想,就會發現那些說“沒有規矩”“沒有長幼尊卑”“沒有傳統之美”的評價,同樣可以被歸類為顧問老師所說的糟粕。
“現在臺上演的都是顧問老師把過關認可過的,怎麼網友比顧問老師還懂黃梅戲嗎?”
“說真的就算是傳統戲曲,聽到長幼尊卑這種詞,我以為大清還沒亡呢。”
而涉及到演員們本身的唱功,大部分人這才發現,《再生緣》原來是一部話劇啊!之前討伐之聲那麼大,還以為是哪個外行新編的黃梅戲呢!
這時候就有人玩起了顧問老師最後採訪裡那個玩笑的梗。
“一張票看兩種戲,美得你們!快查查顧問老師是哪個劇團的,給顧問老師賣票衝kpi啊!”
“一覺醒來,發現全世界都找我買票,我無痛當銷冠!”
“這一世,我改行當銷售,拯救了一個破產劇團!”
“等等樓上烏鴉嘴,顧問老師的劇團演出很多的,還沒破產啊!!”
大概一週左右的時間,網路上關於《再生緣》不尊重傳統文化的討論就幾乎看不見了,顧問老師素人直接變網紅,在顧琦的幫助下開通了社交媒體賬號,真的幹起了銷售的活,每天轉發自己家劇團的演出時間,當大家發現大部分都在鄉鎮縣城之後,不但沒有交通不便之類的抱怨,反而掀起了新一輪玩梗。
“老天奶啊終於輪到我們縣城女孩出頭了!”
“我恨你們縣城貴族。”
“縣城貴族有福了,我不活了。”
又過了兩天,顧問老師的賬號發了一張表情包,是那個很經典的哈利波特拿著槍說羅恩這玩意兒比魔法好使多了,配文:團長,當網紅賣票比地推好使多了!
本來顧問老師的工作在演出之後就清閒下來了,老師本人也回到了劇團繼續她們的本職工作,中年人網速比較慢,還不知道網上話題發酵有多快,沒有心理準備,劇團的購票系統當天直接就崩了。沒想到潑天的富貴輪到她們,劇團團長牙花子都笑出來了,馬上給嚴加晴發資訊,畢竟是她牽的線,說要送錦旗!
嚴加晴自然也是高興得不行。黃梅戲那邊輪到了富貴,市博這邊《再生緣》的票也已經到了每日限時搶票、只提前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