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殘燈無焰影憧憧,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這一年,元稹還成為了新郎官,新娘子韋叢是韋夏卿的幼女。韋夏卿何許人也,前年為京城最高長官即京兆尹,此年三月時為太子賓客,十月即為東都留守、東都畿汝防禦使。可見韋叢身份尊貴,與鶯鶯表妹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新娘子只是普通官宦的女兒,即使元稹曾經做過始亂終棄等傷天害理的事,也不會引起如此激烈的反響。如今,即使元稹是與鶯鶯表妹友好分手,也不能阻止他人對有些事有所聯想。
元稹主觀上應該有攀附權貴的故意,不過更主要的是遵從習俗,陳寅恪先生指出:&ldo;蓋唐代社會承南北朝之舊俗,通以二事評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與仕而不由清望官,俱為社會所不齒。&rdo;這樣的婚姻,元稹會感到榮耀,但作為才子,失落、無奈的情緒也會出現。婚後,他與妻子隨岳父到東都洛陽,在詩歌裡,他自嘲道:
紫垣騶騎入華居,公子文衣護錦輿。眠閣書生復何事,也騎羸馬從尚書。
這裡,他分明感受到自己與岳丈一家不太和諧,高頭大馬昂然進入奢華的公館,錦衣繡袍簇擁著華麗的驕子,一介書生騎著瘦馬不緊不慢地跟隨在後面,難堪的情緒裡還有那麼一絲清高、一份矜持,趨炎附勢的醜態還是看不出來。
元稹從這樁婚事獲得了多大實惠呢?可能增長了一些見識,有機會欣賞為高階官員奉獻的歌舞演出:&ldo;謝傅堂前音樂和,狗兒吹笛膽娘歌。花園欲盛千場飲,水閣初成百度過。&rdo;詩中的&ldo;謝傅&rdo;,就是他的老丈人。至於元稹的經濟狀況與仕宦環境,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他的生活依然拮据,看看他回憶當年生活的詩篇:
六、元稹(6)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家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尤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結婚的當年,他就清楚地知道丈人已經準備隱退了,並希望他老人家走得更堅決:&ldo;謝公潛有東山意,已向朱門啟洞門。大隱猶疑戀朝市,不如名作罷歸園。&rdo;更何況,婚後第二年,老丈人就奔赴黃泉而去了。至於元稹在官場上成功,主要得力於他潛心的複習,得力於婚後第三年的那場考試,得力於兵部尚書裴垍的賞識。
元稹在這場婚事中最大的收穫,還是美滿的愛情與甜蜜的幸福。七年後,妻子韋叢死後,元稹寫了大量詩篇寄託自己的哀思,如《譴悲懷三首》、《離思五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雜憶五首》、《妻滿月日相唁》等,看看下面這首: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閒坐時想起了你,心中的悲苦就難以抑制,為你傷悲也為我自己。沒有你在我身邊,就算能活到一百歲,又有什麼滋味。晉朝的鄧攸沒有兒子,他知道這是命中註定的;潘岳喪妻後寫《悼亡》詩,也換回不來妻子的生命。分離的結局,難道真的是上天註定?除了死後我們會埋葬在一起,還能期望什麼呢?來生相見,更是奢望!如今惟有長夜不眠來報答你當日的痴情。很難想像,一個薄倖之人,一個&ldo;巧於婚&rdo;的人,能夠寫出如此深情的詩歌。最讓人難忘的,還有那首《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