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五目局長(第1/2 頁)
縣衛生局新來的大學生李為民站在走廊裡,手裡捏著蓋了七個紅章的介紹信。窗外蟬鳴刺耳,汗水浸透了他漿洗得筆挺的白襯衫。畜牧專業畢業的他被分配到衛生局,這個錯位用人的黑色幽默像根魚刺卡在喉頭。
"小李啊,要領會組織意圖。"張副局長拍著他肩膀,指甲縫裡還沾著中午吃蟹黃包的油星,"咱們衛生系統需要複合型人才,你學畜牧的正好研究研究——這個,啊,人與動物的衛生防疫嘛。"
第一次參加"三講"學習會,李為民發現會議紀要早在一個月前就列印好了。王主任邊剔牙邊說:"這叫政治預見性,小夥子要學的東西多著呢。"投影儀播放著《動物防疫法》解讀影片,滿屋子領導鼾聲此起彼伏,像群冬眠的熊。
真正讓李為民開竅的是那年中秋。他抱著單位發的"四菜一湯"禮盒——實則是四張海鮮提貨卡夾著湯城溫泉卡——在局長辦公室門口撞見驚人一幕。趙局長正跪在地上舔某位市領導鞋面的茅臺酒漬,活像條搖尾的京巴。
"這叫跑部錢進。"紀檢劉書記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往他兜裡塞了包軟中華,"記住,在咱們生態動物園裡,草食動物要進化成肉食動物,得先學會用狗的方式喝水。"
李為民的仕途轉折點發生在禽流感爆發那年。當他發現防疫專款被挪用修建領導別墅區時,顫抖著手指按下了舉報電話。第二天他就被派往養豬場"蹲點調研",在沼氣池邊收到了人生第一份厚禮——裝在疫苗冷藏箱裡的二十萬現金。
"年輕人要講政治顧大局。"防疫站長老錢說話時,金牙在豬糞味裡閃著光,"知道為什麼派你來畜牧口嗎?這年頭豬比人值錢,豬瘟比人命金貴。"冷藏箱裡乾冰的白霧漫上來,李為民突然想起畢業論文裡那隻難產而死的母羊。
當他學會把狗尿裝進茅臺瓶子時,終於拿到了晉升副處的門票。那天夜裡,十二個部門領導圍坐在ktv包廂,水晶燈在假酒瓶上折射出七彩光斑。"三光政策要牢記啊。"喝高了的王局長打著酒嗝,"財政資金要吃光,扶持專案要分光,檢查小組要喝光。"
鍍金馬桶安裝儀式在五星級酒店頂層舉行時,李為民已經能面不改色地吞下魚翅撈飯。九個開發商輪流往馬桶水箱倒拉菲,據說這樣能保證仕途"細水長流"。他的博士論文《新時代畜牧防疫與行政資源最佳化配置研究》獲得了省科技進步獎,答辯現場掌聲如雷——臺下坐著二十個被他批過條子的飼料廠老闆。
退休前最後一次紀委談話,李為民盯著年輕紀檢幹部領口的汙漬出神。"您對'四菜一湯'模式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對方的聲音像隔了層毛玻璃。他突然大笑,露出滿口烤瓷牙:"知道為什麼我的別墅要裝三十六個廁所嗎?每個馬桶都連著不同系統的化糞池啊。"
如今李為民的銅像矗立在廉政廣場中央,基座上刻著"人民公僕"四個鎏金大字。每天清晨,總有晨練的老頭對著雕像啐口水:"呸!這孫子當年把扶貧款變成了鍍金馬桶,現在倒成了廉政典型!"銅像背後的電子屏迴圈播放著他主講的《跑部錢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慕課,報名人數已經突破十萬。李為民退休第三年,市檔案館地下十八層的全自動馬桶突然爆炸。維修工人在黃金陶瓷碎片裡發現了七本《政務排洩學手稿》,扉頁赫然印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鋼印。
"排洩是權力代謝的終極形態。"手稿第36頁用蠅頭小楷寫著,"正處級每日排便量不得低於500克,副廳級尿酸鹽結晶需達到二級鑽石標準"尾頁還附著二十年前防疫專款流向圖——所有箭頭最終都指向某位省領導家的智慧馬桶雲端伺服器。
年輕紀檢員小周盯著物證室裡會說話的鍍金馬桶蓋,額頭滲出細汗。這個從爆炸現場搶救出來的文物,正用趙局長的聲音背誦《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