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致的刀工(第1/5 頁)
李長久為什麼那麼推崇用日料練習刀工,主要也是他用那些霓虹刀更加順手。
所以,像是國內的平板大菜刀,反而不如他用的藤次郎順手。
像藤次郎只有130g,分量很輕,刀身長短對他來說也剛好,就很完美。
如果喜歡切東西有落刀的實感,又拿得動大刀。
這麼說感覺哪裡有點怪怪的,不過就是那麼個意思,只要拿得動,那麼可以看看中式片刀。
它刀面寬,可以用來拍擊、碾壓,轉移食材也很便捷。
較厚的刀背也很適合磕砸和拍松肉類,所以,鋒利比什麼都重要。
刀越鋒利,在使用過程中越不容易受傷,鈍的刀在切食物的過程中很容易打滑。
這樣的簡易磨刀器,對新手來說足夠用了!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一把水果刀和一把萬用刀(三德刀或中式片刀)足以應對大部分場景。
但要注意,如果你有砍骨和剁餡料的需求,建議再備一把砍骨刀。
不要用切菜刀進行砍和剁的動作,非常傷刃!
刀具的使用其實也需要看情況,當然也看經濟能力。
比如一些中式片刀,很多都八九十塊,多的三四百,那已經是名牌了。
但是,如果是進口的國外刀具,像是霓虹的藤次郎F-311,價格就在359元。
像是這樣一些的名牌刀具,不止是要會用,還需要會清潔和養護。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刀不能進洗碗機,這麼做會對刀刃造成輕微擦傷。
也不要將刀浸在肥皂水水池中清洗,容易看不清刀,然後拿起來的時候造成誤傷。
洗刀時刀刃部分朝自己反方向,乾淨的刀不要隨意放在抽屜中。
在抽屜中滑動的時候,會傷刀刃,至少帶上刀鞘。
有了一把趁手的刀,接下來就是站姿。
知道了怎麼站,還需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做。
因為正確站姿,這個真的太影響切菜體驗了。
長期站姿不對,還會造成身體損失!
比如廚房檯面太低,切東西總得彎腰低頭,這樣切一會兒,老腰就吃不消了。
那麼站得筆筆直總行了吧?也不行,站得太直,一是視線不對,看不到菜,二是手總是使不上勁。
這時就需要老師指導了,只有老師教導,才能把你從工傷的邊緣救回來。
其實想要解決檯面太低的問題,也十分簡單,只要這樣,兩腿分開站立,降低自身的高度,就好了!
然後是正確的站姿,身體微微前傾,10-20左右的樣子。
同時和案板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視線正好在食物的正上方,便於觀察。
對了,記得肩膀要放鬆。
之前林非凡看教程,說要一拳距離,其實並不用這麼標準,只要自己舒適就好。
離太近很容易沾到食材,弄髒衣服,距離太遠肯定更不舒服。
只有真正實踐一下,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
接下來就是握刀和發力,這個很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
可能每一個開始練刀工的人,都有一個月速成文思豆腐、蓑衣黃瓜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
作為一個新手,請你記住,你切東西只有兩個原則。
第一就是不要切到手,第二是儘量切得粗細均勻要做到這兩點。
這樣基礎功就一定要打好,而在這之前,需要知道一些危險動作。
只握刀柄,不固定刀身:落刀不穩,容易打滑。
總是習慣性地四指攤開切菜:非常容易切到手!
這個很多新手肯定會中招,要是落刀